[本報訊]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叢書《南投陶發展史》及《逐鹿水沙連:南投縣邵族口傳文學集》分別獲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學術性書刊優等」及「推廣性書刊佳作」之殊榮。
「南投陶」為南投縣獨特的文化產物,連結了過去歷史與當代的傳承,為本縣珍貴之文化資產。探討其所代表之文化意涵,等於繼承前人所付出的心血勞作,繼往開來、從古至今的「南投陶」,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和住在南投內山這一塊土地的人及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南投陶的發展在史料中的記載始於179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建立本縣陶藝發展文獻史料檔案及奠定南投縣陶藝發展史研究之基礎,文化局於102年委託南投縣陶藝學會協助,歷經二年時間,不斷地蒐集大量文獻、多方訪查及研究,進而完成《南投陶發展史》一書之撰寫。
《逐鹿水沙連》是本局委託邵族語言文化專家、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簡史朗博士耗時三年整理他二十餘年來所採集的口述資料,予以語音轉邵語再以華語轉譯,透過補述、補遺、詮釋完成的著作,為提供族人在邵語傳承及邵族文化推廣,優先以「推廣版」形式出版,呈現最道地的邵族口述文學內涵。一個民族的文化精髓存在於她的語言當中,以族語呈現自身文化的精華無疑是最初始、最原真的方式,而文化的普及和推廣又得借助於通行流傳的語文,兩者相得益彰。本書的出版有助於邵族優美語言、文化的保存,和國人對邵族歷史、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