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驕陽似火,不妨飲一杯茶,看一段文章,暫時從塵世煩擾中抽離,還可以去除心中的煩躁。現在,請您尋出心愛的茶具,泡一杯心愛的茶,聽小懂講講這片小小的東方樹葉的歷史。您的茶喝完了,這篇文章差不多也要看完了。
首先要說的是,“茶”這個字,在唐代以前是沒有的,當時寫作“荼”字,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才將“荼”改為了“茶”。
你知道“茶”字有幾種寫法嗎?那麼,我們就從上古時代開始說起,追根溯源,講一下茶是如何被祖先發現,又如何迅速風靡世界,成為國民飲品的。
上古時代(茶作藥用)
關於茶的確切起源,眾說紛紜,無從查考。不過大多數看法傾向於神農氏。
陸羽在《茶經》中提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神農百草》中也說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難為神農氏了)真乃神藥也!可見,茶最早是作為一種藥材出現的。
東西周(茶是用來吃的)
到了東西周時期,已經開始人工種植茶樹了,不過那時候茶是用來吃的,有的直接嚼葉子吃,有的將茶葉放進湯裡,還有的直接煮,把茶葉放粥裡,做成“茶葉粥”。直到現在,我們還有類似的做法,比如煮茶葉蛋,煮茶香雞等,只不過不再喫茶葉了。
秦(喫茶改為喝茶)
秦朝時,人們不再單一地喫茶,而是逐漸當飲品來喝,同時依然拿來做藥用。
兩漢(茶餅出現)
兩漢時期,製茶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開始出現更易運輸的茶餅。成都成為了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東漢時期的華佗明確提出茶是一種很好的藥材,有消除疲勞,提神醒腦之效,經常安利給朋友們。此物提神醒腦,消除疲勞,實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備之佳品,老哥要不要試試?
唐(出現“煎茶”之道)
唐朝時,茶逐漸開始成為一種藝術,流行於高層人士中。將喝茶上升到藝術層面的,當仁不讓地要歸功於“茶聖”陸羽。中唐以前,人們喝茶的時候還要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物。傲嬌的陸羽非常瞧不上這種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溝渠間棄水耳”——這簡直是臭水溝裡的廢水。
那幫人喝茶太沒品,跌份兒!
他將這些調味料全都捨棄,只保留了鹽來調味。
唐代這樣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先將餅茶碾成粉末,置於鍋中煎煮,而後再加鹽調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長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飲用。
宋(鬥茶盛行)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領先世界。有錢有閒,人們對茶的研究也更為深入,茶餅在宋朝極為流行。
茶餅有多貴呢?在宋代,一餅茶值二兩黃金。在茶餅中,龍鳳團茶可以說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團具有龍鳳紋飾的茶餅可值數十萬錢。而且,隨著茶文化的發展,茶的玩法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鬥蛐蛐,鬥狗,然而這些活動在宋朝人看來太LOW了,他們玩的是“鬥茶”,認為這才是文人雅趣,而鬥茶和“品香、插花、掛畫”並稱為“四大雅事” 。
鬥一波,來不來?鬥就鬥,誰怕誰!鬥茶的要點在於“點茶”:點茶就是用小勺將茶末分到幾個茶碗裡,衝入滾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攪動茶湯,使之產生茶沫,乃至咬盞掛杯,幻化出花草蟲魚之類現象。點茶完畢,接下來就是“鬥茶”了。
鬥茶,一看顏色,湯色純白如乳勝出,青白、黃白、灰白為負;、二看湯花,湯花勻細,久聚不散,緊咬盞沿,沒有水痕,叫做“咬盞” ,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
點茶技法後來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傳至日本,後發展成了抹茶道,成為了日本文化一個重要標籤。
源自宋代的日本抹茶
在中國文化史上,唐詩宋詞不僅構築了中華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兩座巔峰。元(工藝轉變,重炒製)開始製作散茶,並且在製作工藝上有所轉變,重炒製。
明(改團為散,散茶盛行)
明朝時朱元璋廢團茶改散茶,散茶逐漸成為主流。如今我們熟悉的綠茶、黃茶、紅茶、烏龍茶,都是因為廢團改散,製茶工藝改良之後,才逐漸出現的。
你們能喝上綠茶、紅茶、烏龍茶,都得感謝我!散茶風行民間,喝茶方式也變得更簡單:直接用沸水沖泡,這一飲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清(簡化茶具)
清代不僅出現瞭如今我們喝到的大多數茶類,更有很多愛喝茶的皇帝。其中以乾隆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經說過:“君不可一日無茶”。同時,茶具也進行了簡化,這樣也更利於茶文化的傳播。清朝蓋碗的流行,就和愛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朕獨愛蓋碗茶,走向世界,由於便於運輸,體輕價高,大航海時代,西方人開始對茶進行大量交換。
18世紀時,茶已經取代絲綢,成為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這個階段也被命名為茶葉世紀,而從中國輸出的茶也成為了西方人身份的象徵。貴族藉由茶展示自己的優雅品味,收藏來自中國的茶具也成為了貴族權力的象徵。從此,西方人對茶的態度從狂熱變味上癮,並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創造。如今,一片小小的東方樹葉,經由先人智慧,千年傳承,沉澱出高度成熟的人間精品,風靡全世界,深深影響各地的人們。
日本茶道,延續茶的古典之美,歐洲下午茶,在都市中享片刻歡愉,潮汕功夫茶已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至此,大自然對東方人民的饋贈,傳播到了全世界。
茶,起源於中國,風行於世界,未來相信茶文化會繼續多樣化,茶會繼續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