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我受邀參觀兩岸(滬台)青年藝術家交流展,面對滬台青年學生的作品,著實感動於他們不受疫情影響,依然“藝氣相挺”,忠實和熱愛藝術的精神。
我覺得,看畫不僅賞藝術,有時也看出畫者的生活態度。
出自台灣林佳諭之手的“金魚系列”作品,生動詮釋了這位“ 9 0後”在藝術創作背後的生活觀念。
金魚象徵著財富、吉祥,不過,金魚生活在空間有限的魚缸裡,通常兜兜轉轉、游來游去,比較單調。
然而林佳諭細細地觀察到,金魚每一刻都不是簡單重複。
她想:抱怨生活的乏味,不如接受小小的變化,或許每天會帶來小驚喜。
●林佳諭“金魚系列”作品之一
於是林佳諭畫筆下的金魚開始靈動可愛:有的瞪著圓圓的小眼睛,好奇滿滿地觀察著小世界;有的擺動著飄逸的紅尾相互問好;有的逍遙自在地亮相著銀色的小肚子與異界交流……
●林佳諭“金魚系列”作品之一
此次,林佳諭參展的12幅岩彩工筆“金魚系列”,一件件都經過精心的裱框,顯得裝飾藝術感更強。特別是一組四連屏,“單身自在”的金魚,鱗片閃爍發光,贏得不少參觀者欣賞的目光,更有人視這些“金魚”作品為好風水,有意收藏。
●林佳諭“金魚四連屏”作品
藝術讓生活更美好,而好看的藝術作品源自美好的生活態度。國畫《黃頭髮的學妹》也同樣唯美吸睛,這是大陸“90後”的作品。李瑩正在上海師範大學就讀,她將學妹模特描繪成半透明的瓷娃娃,以表達美好總是轉瞬即逝、脆弱易碎的意境,從而提醒自己要懂得珍惜。
●李瑩的作品《黃頭髮的學妹》
畫中的學妹,衣服後背有一點鏤空,露出白皙的脖頸和一點點背部肌膚,黃棕漸變的髮絲垂下,再加上那天教室裡有著和煦的陽光,或許一種美好油然而生,作品順其自然誕生。
錦沅文化總經理、策展人儲鈾表示,藝術能幫助和促進兩岸年輕人相互了解和交流,而融合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面對今年參展的100多幅作品,儲鈾認為,其中有許多好作品,有些美麗的畫目前只有千元一幅,超過萬元的也很少,值得收藏。
我以為,兩岸新生代的畫作要經得住文化大都市的觀眾挑剔的眼光,還需不斷努力和磨煉。
主題為“藝華綻放書畫未來”的兩岸(滬台)青年藝術家交流展,正在上海虹橋海外書院舉行,並跨年持續到2021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