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青青,白鷺飛翔,自由與希望;雨過天晴,空氣清新,最美的風景;棗花飄落,繅車聲響,是家的方向;與友對飲,閒談農務,自在的饜足;花開燕歸,生機勃勃,何處不逢春;和風垂柳,細雨池塘,所遇皆溫暖;時光不急不慢;生活無聒無噪。這是蟄伏萬巒山區拓荒三年多,閒暇之餘,閱讀詩詞,而從中體驗與領悟的山野田園之美,特予素描分享。
☆田園青青,白鷺飛翔,自由與希望
宋·虞似良《橫溪堂春曉》云: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譯曰:天上細雨霏霏,地上綠茵一片,農民們正在彎著腰插秧,田野上白鷺飛翔,這就是詩人描繪的一幅江南田園風光圖。
換言之,大地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到處充滿了無限的生機,白鷺飛來,望著那無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腳的地;閒暇時,漫步鄉村田園,看一看花草樹木,心中充滿瞭希望。
☆雨過天晴,空氣清新,最美的風景
唐·王維《新晴野望》云: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閒人,傾家事南畝。
譯曰,初夏的鄉村,雨過天晴,放眼望去,經過雨水的洗滌,空氣中沒有一絲灰塵,景色是那麼明淨清新。
換言之,田野外面,銀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為雨後,晴日輝映,比平時顯得明亮。如此美景之下,農人們正辛苦在田間忙碌著;勞動成為田園中最美的風景。
☆棗花飄落,繅車聲響,是家的感覺
宋·蘇軾《浣溪沙》云: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繚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曰,走在鄉間的路上,棗花紛紛飄舞,飛落在詞人的衣巾上,村南村北響起了繅車的聲音,這是豐收的象徵,更添喜悅。
換言之,走在路上,不知不覺口都渴了,便走近路旁的人家,敲門討杯茶喝!,以解遊子的饑渴,那入喉的溫柔,讓人心頭一熱,而有了家的感覺。
☆與友對飲,閒談農務,自在的饜足
唐·孟浩然《過故人莊》云: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曰,鄉村的人,總是特別熱情;孟浩然受邀到一戶農家做客。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青山橫斜在城郭外。推開窗戶正對著農家的打谷場,孟浩然與友人共飲美酒,閒談著農務,是那麼自在。
換言之,人的身心,便在這樣的敞圃之中,獲得一份自在的饜足,如池中魚,如堂前風,如天上月,自在隨心,明淨隨意。
☆花開燕歸,生機勃勃,何處不逢春
唐·王維《春中田園作》云: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持斧伐遠揚,荷鋤覣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禦,惆悵遠行客。
譯曰,田園的春天,總是格外的熱鬧。春天來了,斑鳩在樹上不停地鳴叫,園中的杏花也爭先開放。燕子回來了,在房樑上呢喃。
換言之,春天來了,老伴閒不住,拿起剪刀,整理桑樹那長長的枝條,查看泉水的開關;這種對山水田園的依戀是不是人類永遠的鄉愁。
☆和風垂柳,細雨池塘,所遇皆溫暖
唐·杜牧《村行》云: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嬈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這是一幅美麗的農村風景畫。仲春季節,南陽之西,一派大好春光。
譯曰,和風吹拂著依依垂柳,點點細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著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著紅裙的少女隔著籬笆偷偷張望。走進農家脫下半濕的衣裳,主人擺出豐盛的飯菜招待;田園裡,不僅風景美,鄉親父老的熱情,更讓人覺得溫暖。
換言之,鄉村的美景,不僅治癒了人的肉體,陶冶了人的情懷,也洗去心靈的汙濁和煩躁;心煩或生活不順的時候,不妨多去山間走一走,看一看,或許就會明白,人生真的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到頭來,也不過是一日三餐,吃飽穿暖。
願歷經波瀾的心,看淡浮生;願歷盡滄桑的心,初衷不改!
願嚮往鄉村的心,從容自若;願逐漸穩重的心,永保安康!
2023.05.04於萬巒野舍,分享閱讀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