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心包經散步法~改善氣血.逆轉失智.活化大腦!

  隨著台灣失智症人口突破35萬大關,未來20年內,平均每半小時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

心包經與預防失智的關聯

  吳建勳表示,心包經能夠調節心臟周圍的共振網路,穩定腦部頻率,讓傳導更遠、更透徹,進而穩定腦、胸、胃三大系統。

  他以自身母親為例,80多歲時開始出現失智症狀,如忘東忘西、藏東西、走失及認不出家人等。

  經過一年半的練習,並搭配針灸等治療後,母親慢慢能清楚說出每個人的名字。

心包經散步訣竅

  心包經位於乳頭旁邊延伸至中指的位置,兩側都有。吳建勳指出,心包經散步的關鍵在於踮起腳尖走路。用腳尖走路時,大拇指及其他趾頭都是頭部的反射區,尤其赤腳走路效果更佳,能夠活絡腦部。此外,腳也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可以活化心肺功能。

  在踮腳走路的同時,可將雙手往上舉高,手指向後伸展,手掌盡量放平。

  這樣的動作能讓心包經有特別的感覺,並在走路時感到手掌心及手指末端微微擴張,代表氣血有推動的效果。

  吳建勳建議,每天早晚各練習5至10分鐘,效果相當不錯。

預防失智從50歲開始

  儘管失智症通常從65歲開始發生,但實際上大約50歲左右就開始出現忘東忘西的情形。因此,吳建勳建議,每個人都應該練習心包經散步,最晚從50歲開始。

坐姿練習法

  對於無法保持平衡、易跌倒的長輩,也可以採取坐姿練習。坐著時,同樣將腳尖翹起,雙手向上舉起,輕鬆左右晃動身體。這樣可以感覺到胸口及心臟周圍開始活動,呼吸變得稍快,掌心開始微微發麻,身體逐漸發熱。

  吳建勳解釋,每條經絡都能接受各種能量頻率的刺激。左右晃動身體,類似旋轉的動作,能使刺激更加順暢。

  這樣的動作還可以帶動身體中間的帶脈,有助消化及婦科健康,並防止腹部變大。

  另一種方式是轉動身體畫圓圈,同時刺激帶脈和心包經。建議左右各轉7圈,或一次做36圈,練習時間約5至10分鐘,隨時都可以進行。

  心包經散步法 改善氣血 逆轉失智 活化大腦!跟著吳建勳中醫練 超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