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空污無死角~彰化縣科技稽查違法

  【本報訊】彰化縣環保局為掌握縣內空氣狀況,即時監測空氣品質,已布建200點微型感測器於彰濱、全興、芳苑、田中及埤頭等5大工業區進行24小時監測,透過物聯網即時傳送空品數據到監測平台鎖定污染熱區及可疑對象稽查,共查獲4家工廠違反空污法,開罰新臺幣40萬元,並要求業者改善污染情形。

01工業區熱點-彰濱工業區點位圖.jpg-活動DM(開啟新視窗)  彰化縣環保局指出,透過執行高密度的空氣品質監測,可即時掌握區域性空氣品質,執行科學稽查,提升區域性的污染源管制效益。以往都是由民眾檢舉再安排現場稽查方式,現已可透過布建空品感測物聯網,針對PM2.5進行24小時監測,運用環境感測物聯網輔助智慧稽查功能,化被動為主動,經「數據相對趨勢」及「時空特徵數據分析」輔助標定污染熱區及可能污染時段後,再由稽查人員進行深度稽查,讓不肖偷排工廠無機可乘。自108年10月迄今已透過物聯網分析應用,查獲4家工廠違反空污法規定,分別依違反空污法20條、24條及32條規定,各處罰鍰新臺幣10萬元,期能有效改善區域污染,降低人力與時間資源,提升稽查效率。

02工業區熱點 彰濱工業區告警及陳情熱區標定圖示.jpg(開啟新視窗)  彰化縣環保局局長江培根表示,微型感測器與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變化趨勢是一致的,監測數據透過空氣網視覺化圖形分析,將有利於不明空污發生時,作為判斷輔助工具,今年持續與環保署合辦再設置100點位,規劃架設地點包括工業區、工業區周邊社區、交通要道及尚未有監測站的鄉鎮等,以有效監控空氣品質變化,處理各類空氣污染事件。而民眾也可透過這些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來瞭解住家附近的空氣品質狀況,作為日常活動的參考。有關查閱微型感測監測資訊現況,民眾可前往「彰化縣空氣品質感測物聯網」(https://airiot.chepb.gov.tw/iot/open-airiot/)查閱包含溫度、濕度及細懸浮微粒(PM2.5)等即時資訊。也呼籲相關業者落實操作空氣污染防制措施,切勿心存僥倖任意排放空污,以免受罰。

05廠房有明顯粒狀物逸散情事圖示.jpg(開啟新視窗)  為了改善縣內空氣品質,彰化縣環保局基於「源頭減量」、「勤查輔導」、「簡政便民」三大方向,推動28項空污改善策略,包括強化工廠、交通、營建工地、河川裸露地及農地等污染管制。去年度彰化縣PM2.5標準(手動)檢測方法監測值平均為19.1微克/立方公尺,107年21.3微克/立方公尺,空氣品質良好(AQI<100)比率改善達9成,改善率全國第一。為了全體縣民的健康,讓大家都能吸一口好空氣,彰化持續改善空氣品質,美好彰化希望城市,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