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德國能源村費爾特海姆村 (Feldheim) 是全德國第一個光靠再生能源就能自給自足的小村落,自從福島核災後,每年就有數以千計的各國官員和能源專家至此參訪,包括環保署長和台南市政府都曾來此參觀取經。

Michael_Knape市長(右四)與市府團隊合影(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13日市長涂醒哲帶領市府團隊,從風力發電、生物沼氣發電、太陽能發電,完整了解整個能源村的發電體系與供電用電狀況,深獲啟示。費爾特海姆村Feldheim屬於德國特羅伊恩布里岑市Treuenbrietzen所管轄,在駐德代表處的安排下,該市市長Michael Knape也特別前來,與市府團隊分享推動能源村的經驗與曾經碰到的困難。
德國特羅伊恩布里岑市Treuenbrietzen總面積211.34平方公里,總人口7710人,而費爾特海姆村 Feldheim是其中的一個村鎮,人口才130-150人,最主要以農業與輕工業為主,有教堂、無學校、無商店,是非常典型的德國小型農村。發展成能源村讓Feldheim成為綠色能源與再生能源的代表,每年吸引眾多政府、企業團體前來考察取經。

Feldheim的特色是利用了不只一種的綠色能源技術,同時建構了完全自給自足的自有電網與熱源分配網絡,整個村子的電可以自足更可以賣電。同時這個自足的電網仍然與國家電網相連,兼具獨立性與備援性,使用自產電不僅更便宜,也保證不會時常受到中央電網調節供電的影響,當然萬一自有供電系統有狀況,則更可由中央電網的電力補上,供電安全更有保障。
Feldheim利用了至少三種綠色能源技術發電,包括生物沼氣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沼氣發電是其中最穩定的,只要有畜牧業的豬糞牛糞加上落葉樹枝等,就可以沈澱發酵後發電。生物沼氣發電不僅是綠色能源發電體系更是循環經濟的體現,農牧業的排泄物轉化成為電力,完成之後的有機廢料,又可以回歸自然成為肥料滋潤土地,一舉多得。

而風力發電部分,市府團隊特別進入風車內部參觀,低噪音的運轉狀況令人驚艷。Feldheim從1995年開始建構風力發電系統,整個村落共有55座的風車,每年可生產250 mio Kwh的電量。而太陽能電廠更在村莊陽光日照最佳的角落,每天以電腦計算調整角度,吸收最大太陽熱能發電,整個太陽能板矗立的景況就如同一座巨型發電田。
Feldheim表示,發電產電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個村擁有了自給自足的電網系統,透過熱能源分配中心讓家家戶戶都可以享受到電能與電能轉變的熱源,確保寒冬季節人們舒適生活的所需。
涂市長表示,Feldheim全體參與綠能建設及智慧型電網的效益令人印象深刻,台灣電價過低,同時台灣能源98%倚賴進口,長期我們用社會成本及環境成本造就低電價的環境,也使民眾易忽略能源議題及節電的重要,未來經濟發展應以永續循環經濟的概念發展朝分散式再生能源發展,讓社區型智慧電網與國家電網互補,讓供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