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江名人講座~國寶演藝家孫翠鳳開講

       【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稻江學院「稻江名人講座」再度邀請到重量級貴賓蒞臨開講!國寶級表演藝術家、知名歌仔戲演員、明華園孫翠鳳老師27日受邀到嘉義稻江學院,主講「戲棚下的汗水 戲棚頂的光輝」現場座無虛席,笑聲掌聲不斷!為了保養聲帶,孫老師已很久未公開演講,這次特別破例應邀至稻江學院,在演講中以自身經驗勉勵稻江同學,遇到困難要「自己想辦法」,並養成「專業、敬業、樂業」的態度,才能在社會立足,成就自我。
       嘉義布袋是孫翠鳳老師的出生地,稻江學院所在地朴子是孫翠鳳的外婆家,孫翠鳳祖籍天津,是外省第二代,和嘉義有深厚的淵源,她說能回到家鄉、自己的娘家真好,明華園每次到嘉義公演,都感受到鄉親的熱情。

           (照片提供:嘉義稻江學院沈孟湄)

 談到表演藝術,孫翠鳳指出,歌仔戲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戲劇,歌仔戲的歷史大約一百多年,明華園的歷史到今年是九十年;明華園的基本訓練就是「留下觀眾,才有飯吃;留下觀眾,才不會被滅種,戲劇才不會沒有」;明華園的創團團規,成員出去表演,只要台下有在浮動騷動,等一下回去就要跪在老爺前面懺悔一下,老爺就是祖師爺田督元帥,就表示說,你那個表演沒有hold住,沒有精彩,所以觀眾才會走動、不看,所以我們明華園每一個人出去表演,都會注意這一點,怎麼把觀眾留在現場是我們的使命,這也是表演者最重要的功課。

       孫翠鳳並提醒表演藝術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內涵,演員身上如果沒有很好的內涵,很好的表演藝術,很難留得住觀眾,尤其在娛樂元素非常多元下,要留住觀眾不是那麼容易,明華園是「以傳統為基礎,以創新為目標,而且這兩者要同步進行」,在傳統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並不斷突破,所推出的戲碼推陳出新,受到國內外的好評,被外國的藝術經紀人評價為「東方的歌劇」、「東方音樂劇」。
       談到自己從不會說閩南語、不會唱歌仔戲,卻在結婚生子後,投入歌仔戲,孫老師說,自己從劇團生涯中體會到第一個人生座右銘「面對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她表示「在我人生低潮時,我沒有放棄我自己,雖然會低潮,雖然會喪志,但是你自己沒有放棄自己,自己先想辦法,自然會有貴人出現,你自己都不想辦法、不站起來,怎麼會有人幫你呢! 遇到困難時,要自己想辦法!」。

       講到人生第二個座右銘「專業、敬業與樂業」,孫翠鳳說「當我要學習一件新事物時,我一定會把自己的心境歸零,丟掉既有的身分;歸零以後沒有任何的包袱,就是埋頭做,堅持下去。所以她常常告訴自己,若找到興趣後要堅持,堅持下去後,就變成專業;專業後,你可以用你的專業養活自己,你可以用你的專業造福人群,專業以後 要有敬業的態度,若專業好、敬業不夠,老闆也不會用你,你會被淘汰,敬業精神比別人好,就會得到更多的好人緣」。
       孫翠鳳老師因為長期不計後果戮力練功,以致造成體傷,他特別叮嚀現場聽講的稻江大學棒球隊同學,一定要注意保養身體,避免運動傷害,自己熱愛的興趣或工作才會走得久遠。
       最後,孫翠鳳在答覆現場同學提問時指出,歌仔戲要改革,不改就變成路邊的遊民,改革好就是文化,甚至上到國際舞台;明華園將歌仔戲與電影的拍攝、剪輯後製運作跨界結合,所以歌仔戲呈現電影蒙太奇的手法;並讓演員參與現代劇的演出,和現代舞的訓練,連劇服都做創新,創造出令觀眾耳目一新的超炫演出,也讓劇團創新成長,受到肯定。她說,明華園的團員都深知不能安於傳統的表演和訓練,要不斷吸收新知,讓傳統和現代同步進行,才能掌握現代的觀眾,達成「留住觀眾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