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新聞網記者蔡俊賢/嘉義報導】由文化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共同主辦「木育生活節」,推展「木育創生.木都生活」再造木都歷史現場,於2月1日到2月16日止,為期兩周,在富有歷史意義的嘉義製材所園區舉行,藉由展覽、市集與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介紹在地產業、景點、商家與文創工作者,引領民眾親身走訪進入在地場域、與在地業者互動,以達活化在地之效。嘉義市長黃敏惠與林鐵及文資處黃妙修處長與眾貴賓(6)日在活動中透過啟動儀式,宣布木育生活節正式開始。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是木材之都,其帶動不只是產業,更是生活,且能融入到照護當中,讓嘉義市站上國際,因此我們就在產業、生活、國際及照護四大主軸當中,創造了木育生活節;市府長期與黃妙修處長合作下,讓嘉義市的美慢慢地被看到,希望透過木育生活節營造並宣傳嘉義之美,歡迎大家帶著親友一起來參加,體驗製材所豐富的美景、歷史和文化,提升內在的心靈之美。
黃妙修處長表示,木育生活節從產業、生活、國際及照護四大面向呈現,是非常好的開始,也希望與市府一起努力,共同建構木材之都2.0,也歡迎市民朋友參加豐富的展覽、市集、講座、木作工作坊、木都城市慢遊及木工廠參觀,一起來體驗嘉義市木都迷人的城市魅力。 文化局表示,該活動以「木都城事展」、「在年輪上茁壯系列講座」、「木都市場」、「木作方程式Workshop」、「木廠開放中Open Factory」及「設計師帶路」等六大主題活動,來展現市民木都生活的想像。在木都城事展覽中,藉由年輪象徵歲月積累的意象,在木的迴圈中訴說嘉義木都發展的足跡,從早期如何透過木材來引導產業的發展,進而與人們的生活產生連結,形塑社福與照護的基礎,並透過美學風格的塑造,奠定人與木共存的榮景,而站上國際舞台與各國對話的同時,又如何透過木頭的牽引,探索出嘉義的軌跡。
文化局說,在活動期間的2月8、9日,2月15、16日兩個週末,在嘉義製材所園區內舉辦木都市場市集,以「木質x生活」為主題,邀請到嘉義在地業者如:阿良手工木創、木田創藝坊、古夜天工坊與嘉義市檜木燒烙協會等,以及拾物木作、Mozo穆心齋、閑趣居、岩男手藝工房等以木頭進行創作的店家,每場50組攤位,結合手作、輕食、文創,讓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木質生活。
除此之外,每場市集當天皆有舉辦各項活動,有帶領民眾探訪街道巷弄的設計師帶路,也邀請到倫の木工坊與百木學堂來開設DIY手作課程,另有系列講座分享如何改造老屋、運用舊木質物件打造生活氛圍,更帶民眾直接進入隆盛木業與明昇木業,一探製材廠裡的原木秘密。在迴圈裡爬梳歲月,在城市裡訴說嘉義的故事,讓人們藉由生活節的形式與木產生共感,在木都裡找回城市的記憶,再造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