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仁燿,1971年生,苗栗縣人,2019年獲得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碩士學位。這次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4樓展覽室舉辦「蘊菁陶采—李仁燿陶藝創作經典巡迴個展」這也是他巡迴展的第17站。李仁燿從事陶藝創作已邁入第34個年頭,擁有「台灣陶藝大師」稱號的他至今仍努力不懈地埋頭創作,鞭策自己朝向更精進的境界。
李仁燿因熱愛書法才進入藝術領域,高中時才投入陶藝創作,好學上進的他,作品多元發展,2005年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讓工作室及作品付之一炬,反而期許自我突破與挑戰,以傳統口徑1.5公分的梅瓶為標竿,開始研究小口瓶,在不斷的挫敗中累積經驗,終能拉製出瓶口內徑最小只有0.01公分,僅容髮絲通過的作品,也因此在2011年榮獲中華民國第49屆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獎殊榮。
李仁燿表示,小口瓶創作失敗率相當高,成功率約只有5%到10%,創作時需全神貫注並在精、氣、神合一下,才能創作出滿意、獨一無二的作品,因此小口瓶可說是手拉坯中難度最高的創作手法。「肚大、細頸」為小口瓶的主要特色,自古被喻為聚集財富、迎福納祥的吉祥物,圓潤的瓶身,裝滿富貴、智慧和圓滿,細小的瓶口,蘊含「虛懷若谷」的處世之道,細微精湛的工藝背後,隱揚中國哲學「有容乃大」的精神。
愛鄉愛土的李仁燿,所使用的創作媒材是以家鄉的土壤「苗栗土」為主。他運用家鄉在地,富含23%至26%鐵質的苗栗土,並視情況在泥土之中加入牛骨灰,藉以增加釉的流變。苗栗土在經過高溫燒製之後,能呈現出紅、黃、褐、黑等的色彩,透過不同天候中窯燒,甚至碰到颱風、寒冷等惡劣氣候,都有各種極其美麗的化學變化。
「蘊菁陶采—李仁燿陶藝創作經典巡迴個展」,其作品靈感多融入對大自然的觀察,精選出其擅長的小口瓶、蜂巢茶壺以及書法等精采作品展出,本次展出自5月20日至6月14日於嘉義市政府文化局4樓展覽室展出,歡迎愛好陶藝創作的各界藝文人士踴躍前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