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9年嘉義縣精品咖啡評鑑,由嘉義縣政府及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處、阿里山鄉公所共同主辦,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協助承辦,原訂4月辦理評鑑作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至7月辦理,卻未降低咖啡農友報名參賽的熱度,今年報名的點數多達224(含藝伎共234)點,產地包括阿里山、梅山、番路、竹崎、中埔及大埔等中、高海拔地區。 評審團邀請請國內經驗豐富的17位杯測師組成,茶業改良場劉千如副研究員擔任主審,咖啡評鑑樣品烘焙委由拿下世界盃烘焙冠軍的賴昱權先生等5位大師負責烘焙,今年評審團隊與烘焙團隊將是全臺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陣仗之一。
嘉義縣中、高海拔咖啡是每年臺灣國產精品咖啡豆評鑑得獎最多的縣市,去年20個得獎名單中,包括特等獎等,共囊括14座獎項;因此,地區賽的評鑑標準比照國際評審制度,並依咖啡豆處理方式及品種,分為水洗、蜜處理、日曬及藝伎等四組,評選方式以生豆物理篩選及感官鑑定為主,賽程分為初賽、複賽、決賽方式辦理。
此屆嘉義縣精品咖啡評鑑比賽得主在9日決賽後公布,預計選取水洗組前10名(特等獎1名、頭等獎2名、金質獎3名、銀獎獎4名),蜜處理組前8名(特等獎1名、頭等獎2名、金質獎2名、銀質獎3名),日曬處理組前10名(特等獎1名、頭等獎2名、金質獎3名、銀質獎4名),藝伎組前6名(特等獎1名、頭等獎2名、金質獎3名) ,頒獎典禮將在7月10日舉行,成績優異者將有機會代表嘉義縣參加農委會農糧署辦理的臺灣精品咖啡豆的全國賽。
為提高嘉義縣咖啡能見度,參賽的所有咖啡豆,均可參加7月10日在阿里山鄉公所旁災變庇護所(樂野村)辦理的媒合會,嘉義縣咖啡產業發展協會預估媒合會當天,將可為農民帶來百萬元以上的交易額,是此屆咖啡評鑑的重點活動,各組特等獎的咖啡豆將在媒合會中壓軸競標,盼藉由此方式來幫助農民找到更多通路,並歡迎消費者能夠到產區來體驗咖啡旅遊,以「優質、深度、特色、多元」的核心價值創新旅遊服務,以引領阿里山邁向觀光旅遊新紀元。
各組得獎名單分別如下:
水洗組:
特等獎:鍾旭亮,頭等獎:卓武山咖啡農場、他扶芽(TFU’YA)有機農園,金質獎:野牡丹咖啡莊園、閒雲居、鄒築園,銀質獎:優遊吧斯阿里山瑪翡咖啡莊園、自在山林咖啡辳莊、科子林咖啡莊園、鄒築園。
蜜處理組:
特等獎:鄒築園,頭等獎:野牡丹咖啡莊園、野牡丹咖啡莊園,金質獎:青葉咖啡莊園、石智奎,銀質獎:山坡咖啡、優遊吧斯阿里山瑪翡咖啡莊園、豆御香咖啡莊園。
日曬處理組:特等獎:鄒築園,頭等獎:野牡丹咖啡莊園、晞野莊園,金質獎: 石智奎、晞野莊園、石智奎,銀質獎:野牡丹咖啡莊園、科子林咖啡莊園、自在山林咖啡辳莊、卓武山咖啡農場。
藝伎組:特等獎:鄒築園,頭等獎:鄒築園、卓武山咖啡農場,金質獎:卓武山咖啡農場、鄒築園、為我等咖啡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