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開展不開幕、安全優先的防疫措施下,嘉義市立博物館精心籌備數月【森林之嘉】現代木造建築特展於10日正式開展,從永續循環的核心議題談起,規劃六展區,分別為儲碳城市的誕生、森林的多樣用途、木材的千變萬化、構築現代木造、木質生活好空間及木造建築巡禮,重新思考山林在現代生活的角色,同時透過現代木構造的引介,讓嘉義木都再進化,朝向全臺最綠的新一代宜居城市邁進。
市長黃敏惠在《木都2.0宣言》中提到嘉義有兩座森林,一座是眾所周知的阿里山,另一座是充滿著木造建物的嘉義市區。遍佈市區的木屋,就是這座城市最經典的典藏;木都嘉義,是集眾人之力,用木頭種出來的城市。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大街小巷中遍藏木建築,可說是全臺最大的木造城市。森林中的樹儲存了大量的碳,從樹、到木材再到木建築,碳儲存的時間就會變得更長,嘉義木都就是一個儲碳的巨大森林。

嘉義市多年來致力於「木」議題的推廣,從「舊屋力補助計畫」、嘉義舊監獄宿舍群「以修代租」以及近期的「老屋卸妝計畫」等,都是希望引入木業文化資產保存與人才培育概念,修復閒置、頹朽及損壞的木構建築,引進青創資源,重現木都榮景。本次特展是透過一連串的知識導引,說明森林資源、永續儲碳的循環、嘉義的典型木造建築、乃至於現代木造建築的發展趨勢,希望透過呈現木構造的城市風景,一起建構出屬於嘉義人的永續未來。
特展已安排國內相關專家學者、學協會及學術機構等單位,將陸續於疫情趨緩後舉木知識專題講座等活動,相關活動訊息及報名方式請鎖定博物館官網或臉書。此外,文化局局長盧怡君也特別表示,此展除於博物館特展廳展出外,後續將配合設計展推出期間限定展演活動,屆時將與設計展共同展現嘉義市的城市設計力。

嘉義市立博物館【森林之嘉】現代木造建築特展在防疫中開展,因此也特別提醒大家,因疫情影響,博物館開館時間將配合疫情狀況進行滾動式調整,建議先上網預約觀展時段或先查詢確認入館時間。除了展場的實體展覽外,大家也可以到博物館瀏覽本展線上環景影片,或漫步到嘉義的大街小巷中走訪一棟棟真實生活中的木構造建築。希望透過本展,讓更多民眾重新認識在地木造建築,同時一起思考對「森林之嘉」的未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