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讓孩童們接受經典詩文的薰陶,並透過沏茶式增進學習禮法,在潛移默化中,扎根文化與教育的根苗,暨能穩定兒童情緒,並於潛移默化中培養尊師重道與倫理道德觀念。台灣仁和文化協會與嘉義縣民雄鄉松山國民小學在110學年度首度合作開設當茶藝遇到經典文學」「吟文弄茶」課程,於22日上午在校內中庭舉辦「吟文弄茶」成果展與簽約儀式。
在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的展演,讓孩子們有機會在全國家長的重要會議展現茶與樂的對話,陳俞伍博士及台灣仁和文化協會李文誠執行長牽線促成教學的設計,讓孩子們在課程學中,將品德教育與茶藝文化結合,教導習自省、安頓心思。讓孩童們接受經典詩文的薰陶,並透過沏茶式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在潛移默化中,扎根文化與教育的根苗,暨能穩定兒童情緒,並於潛移默化中培養尊師重道與倫理道德觀念。
看到松山國小從成果發表會到簽約,這一年來的學習成果表現相當滿意,協會特別頒贈獎學金鼓勵參與課程的小朋友,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努力將傳統中華文化美德發揚光大,結合品德、茶藝文化及生命教育,期盼能在孩子們心中播種,詩文、尊敬自然與沉靜的種子,孕育出全人教育之美。
松山國小曾月照校長表示,未來,台灣仁和文化協會精心規畫的「吟文弄茶-當茶藝遇到經典文學」社團課程及兩位專業老師黃玉娟及陳瀅如的熱心指導之下,小朋友有自信,展現茶人及茶侶的優雅氣質。 來自美國的學生王湘予說:她加了茶道社團學習到茶的道理,體驗到茶文化,讓她整個人比較容易靜心,就讀一年級的妹妹,能同台演出,讓來自美國的父母親也覺得感動又驕傲,台灣教育的課程很「Enjoy」,孩子們更懂得感恩、惜福。知道茶葉製作過程很辛苦。要泡出一杯好茶是出自內心,所以心要靜、要端正才能泡出好茶,將一杯好茶奉給師長就是一種尊師重道的表現。這次茶道成果展演,不僅展現了松山學子多元展能,學校豐富優質的才藝課程,更是將茶之美與經典文學創造最佳的幸福感,未來能夠融入社區,讓社區共好。
校方表示,此次,松山國小有幸獲得台灣仁和文化協的贊助與指導,也與校本國樂課程相輔相成,讓學生遨遊翔在茶藝文學與絲竹樂的浩瀚學海中,深度對話,松山孩子們真是有福氣,歡迎各位有意培養孩子良好品性,學習多元才藝的家長,加入松山這個大家庭。
成果展與會的貴賓台灣仁和文化協會裡執行長文誠及團隊、家長代表、鄉公所汪秘書、民雄鄉校長先進、縣議員林淑完、黃芳蘭特助黃一清、鄉民代表周主席、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總幹事詹麗菁及團隊、社區嘉民高壓變電所、嘉惠電廠代表等,一同見證簽約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