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原訂在5月要推出期末考首映會電影賞析,也因疫情延後到11/27舉行。偏鄉教育環境議題夾帶流浪教師、少子化家庭教育是近年來就受討論的話題,這次主辦單位尋求各方資源匯聚,期待提供給親師生一場清新有感的與「郭導演有約」電影賞析講座,活動籌備期間獲得嘉義市全一水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怡華賢伉儷熱情贊助爆米花,財團法人菜脯根文教基金會贊助最新出版的新書「快樂之鑰」、社團法人台灣仁和文化協會提供精美書籤、主辦單位也邀請弱勢家庭、安仁家園、家扶中心、福池關懷協會、中埔社福中心以及嘉義縣市的親師生一起參與觀賞影片,一同關懷偏鄉教育、扶助弱勢族群。
教展協理事長蔡惇敘表示,嘉義縣是屬於典型的偏鄉教育環境,山區、濱海到處都是迷你小校,衍生出來的一些教育亂象、議題,活生生的在這部期末考電影完美呈現,電影中觸及家庭、社會多項議題,包含偏鄉教育難題、流浪教師生活困境、弱勢貧困勞工、司法冤案等情節,甚至隱含暴力、刑事訴訟、親情、愛情、近來屢見不鮮的少年霸凌等類型元素,以平實不張揚的敘事手法,把議題的是非、多元觀點留給觀眾思考,寓意深遠。希望藉由這次的電影賞析、與郭導演及劇組人員面對面交流,讓親師生深切了解偏鄉教育的現況、與問題。
蔡惇敘再強調:這次電影賞析是結合「環境保護」議題,透過電影內容闡述的偏鄉教育、弱勢族群,把大家帶入對周遭環境的關心、一起產生共鳴,關懷社會中的弱勢族群與自然環境中的弱勢物種,進而關懷整個地球環境生態,可成全高尚的人格情操,對學生的行為學習而言,環境教育重視日常生活中具體呈現的現象或問題,經由生活中議題的探討與解決,達成生活能力的落實與實踐,最後對與會親師生而言,環境教育為新興的領域,其內涵概念仍持續發展,需要學校與教師主動關切與合作學習,因而可藉由科際整合與教學自主,提升教育體制內的活力,希望教展協這次促成電影賞析、與郭導面對面交流,讓與會親師生能有滿滿的收穫,未來協會還是會努力往這方面議題努力,期待一點點提升嘉義縣教育水平,協助偏鄉教育、弱勢族群能逐步改善現況。

獲選2021美國西雅圖國際影展競賽片 愛沙尼亞「塔林黑夜影展」創投單元 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影展競賽片,電影《期末考》是台灣女導演郭珍弟執導的感人新作,充滿對台灣偏鄉教育的關懷。該片劇情敘述:一名代課老師(藍葦華 飾)在期末考前七天,為等待一紙續任聘書、陷入人生掙扎的故事,背景更道出台灣偏鄉教育面臨的少子化衝擊的現象。連獲瑞士盧卡諾影展、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影展,以及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影展的高度推崇,後者更直接將之選為競賽片,認為該片「議題深具國際性」。
台灣出生人數不斷驚人探底,「少子化」成為國民教育50多年來面臨的最大危機。學生的銳減也影響了老師,片中飾演老師藍葦華和楊小黎,為保住工作、得挨家挨戶拜託家長讓孩子來念書,際遇十分辛酸。電影《期末考》不僅呈現偏鄉教育面臨少子化的衝擊,男女主角更將老師掙扎於教育與尊嚴的難堪處境,詮釋得令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