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一幅畫都充滿了感情,這是對土地愛的畫面,林英哲老師1935年出生於嘉義朴子的,藝術創作之路如同他的人生一樣精采,幼年時在吳梅嶺老師的帶領之下,進入水彩世界,但11歲就因家庭放下畫筆,一晃眼60幾年過去,直到75歲退休才再次重拾畫筆,一路作畫至今;入選日本繪畫獎、獲邀日本展出的林英哲老師,今年特別在嘉義市舉辦「林英哲回鄉創作展」,以最精采的水彩畫作分享給藝文愛好者。
圖說:開幕茶會,副市長陳淑慧、文化局代理局長葉國樑、紅毛埤畫會、凡尼司畫會等藝文好友共襄盛舉。(記者:李佳綺攝)
市長黃敏惠特別於(25)日前往,在林英哲老師的引領之下細細品味畫作之美。(26)日下午舉辦開幕茶會,副市長陳淑慧、嘉義市議會議員蔡文旭、李奕德、蔡永泉、文化局代理局長葉國樑、市立美術館館長賴依依出席盛會。另有紅毛埤畫會、嘉義市水水墨研究會張毓芬、書法協會謝鎮遠、凡尼司畫會理事長學會沈志聰、前理事長沈秀娥及藝術家陳政宏、葉茂雄、林婉芬老師們等藝文好友前往共襄盛舉。
林英哲老師說,75歲重新拾起畫筆時,連妻子都問他「你真的會畫畫?」。靠自學與摸索,林英哲老師的水彩畫,深受日本藝術界喜愛。林英哲老師說,日本人特別愛「水波」的表現,鯉魚爭食的水波、潺潺流水、湖水與倒影等,細膩而寫實的畫風,呈現出溫潤醇厚的大自然。「觀察要專精;看出他的特性再來動筆」不靠相機拍攝、而是用眼用心細細觀察,成為自己繪畫的靈感與特色。
從未嚴格受過素描及水彩技法訓練的林英哲老師,擅用水彩以細膩的筆觸與超寫實的手法,描繪鄉村日常、户外景致、寺廟建築或農忙的農夫,或有愜意的動物,或有壯闊的山景,一幅幅映入眼簾,讓人感受到真摯的純真與樸實,如他反璞歸真的初心般,溫潤而自然。
林英哲透過畫筆把深植於腦海中童年農業社會的生活,用寫實的筆法呈現,栩栩如生、又美麗動人,很能引起懷舊共鳴。他不斷的創作,也深深牢記繪畫啟蒙老師吳梅嶺的叮囑「喜歡畫就要堅持,不要放棄」已成為他人生中的座右銘。
嘉義市立博物館表示,林英哲老師從小熱愛繪畫,幼年時承吳梅嶺老師的啟蒙進入水彩世界,常跟隨老師寫生並不時展露天份,成為比賽常勝軍,11歲因適逢家變,便扛下家庭重擔,無法從己所好實現繪畫的願望,直到75歲退休後才開始重拾畫筆,將蟄伏60多年的藝術能量綻放。2012年入選日本第25屆全國自然繪畫大賞,並獲邀在日本千葉縣船橋市文化中心、埼玉縣川口文化中心、上野之森美術館等地展出,也曾多次在全台各地辦理個展,此次「林英哲回鄉創作展」展出以懷舊鄉情和風景為主。
此次回鄉創作展於2月23日起至3月13日在嘉義市文化藝廊(文化局3樓展覽室)展出林英哲將隔60多年才重拾畫筆,將深藏體內的藝術能量透過畫筆的筆觸綻放初心,進而發掘自我生命,探索內在潛能,也將觸動人心的水彩畫帶給觀者,歡迎市民朋友共同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