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嘉義市立美術館開館至今首檔以陳澄波先生為核心的研究型展覽「人・間—陳澄波與畫都」19日開展,共展出近百件作品與檔案文件,不僅書寫「畫都」嘉義在二戰前的藝術史,更從當代視角重新觀看、詮釋並想像陳澄波作品創作觀。市長黃敏惠致詞推崇陳澄波先生(1895-1947)為嘉義地方,更是臺灣美術史上,重要藝術家群像之一,展覽呈現嘉義傳承百年的藝術資產,與觀賞者心心相連,進而互動對話,未來將深化到教育,力求美學藝術在嘉義市持續發揚光大。
2020年嘉義市立美館開館時獲陳澄波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捐贈陳澄波先生及其友人重要作品一批,此次「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是以「人・間」之名,緊扣嘉義「畫都」美稱,邀請臺灣美術史學者蔣伯欣老師對捐贈作品進行學術研究,藉由陳澄波創作及其收藏書畫,重探上個世紀嘉義美術的現代性。市長黃敏惠指出,人間講的是人與人之間,也可引伸為人文空間,這次以跨領域、跨世代、跨空間展出,可以從作品中看到當年臺灣人文風貌、藝術家滿滿情懷,更可感受陳澄波先生對當代藝術教育影響和啟發。
黃敏惠強調,看到陳澄波先生作品一再探索欣賞、詮釋闡揚,身為嘉義人同感光榮驕傲,台灣的生命力不能小看,被譽為台灣畫都的嘉義因為有陳澄波因而更不一樣。感謝陳立栢董事長無私捐獻、出錢出力,讓嘉義市藝術風華得以透過展覽發光發熱。呼籲市民朋友踴躍前往嘉美館欣賞,同時務必注意落實防疫工作,戴好口罩並貫徹拱手不握手等作為,一起築起安全網,共同阻絕疫情可能傳染路徑。
今年是陳澄波先生逝後75週年,基金會陳立栢董事長表示,這檔展覽是75年來首度有美術館對陳澄波作品進行系統化研究展出,具特別意義,而與當代跨越聯結更是極為前瞻性作法,為了延續影響力,傳承畫都精神,陳澄波基金會正再著手規劃第二批作品捐贈相關事宜。
《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展覽重新勾勒畫都的輪廓,聚焦於陳澄波後半生活動的嘉義地區,探討經東京留學、上海執教返回嘉義後的陳澄波,如何在嘉義的人際網絡中重建個人畫業,並進一步思考其地方文化主體的精神構造。展覽子題包含三大部分,嘉義市立美術館1樓的「以文會友」,展出張李德和、林玉山、蘇友讓等多位嘉義文人贈送給陳澄波的書畫作品及明信片,了解當時藝術交流的社會網絡;2樓「現代生活的觀察」展出目前所保留陳澄波水彩畫中最早的一件作品《測候所》(1914),以及代表嘉義特色的美術館重要藏品《八月城隍祭典》與《展望諸羅城》,從畫家題材的選擇及風格的形成,探討其多元的創作軌跡。3樓的「筆畫與形體」展出陳澄波大量人物速寫,考察其多重文化空間遷移脈絡下「線條」的演變;特別是如何發展動態、輪廓線的運用、與風土空間的結合,其中嘉美館重要典藏品《側臥閱讀裸女》亦將首次於此區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