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大豆X花甲食堂 原民特色餐點宣傳

  【本報訊】國產大豆進駐老人長照共餐食堂,讓長者也能享用國產優質的蛋白質補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和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於17日在嘉義市保安二路「討喜花甲食堂」,舉行【國產大豆X花甲食堂 長照原民特色餐】宣傳記者會。邀請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長羅正宗丶羅山懿主任、嘉義縣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黃家均丶嘉義市政府社會處秘書曾建福等貴賓到場參與。羅正宗分署長親自送上產銷履歷豆漿及國產大豆,由討喜花甲食堂製作成原住民特色餐點與長者共進午餐。

未提供說明。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羅正宗表示,因為食安議題民眾開始重視「產銷履歷」。在農委會農糧署的推動下,提高糧食自給率、鼓勵農民種植大豆類等雜糧。預計5年內達到1萬公傾的種植面積。
  市府社會處曾建福秘書表示,樂見國產大豆進入老人共餐食堂,更期待明年可以擴大辦理;國產大豆在地新鮮,由產地到餐桌最快一周即可新鮮上菜。產銷履歷食材,能確保100%國產非基改,用藥安全,讓消費者能食用更安心。此次,特別與嘉義市鳶尾花人文促進協會結合,以嘉義市「討喜花甲食堂」為示範據點,讓國產大豆餐點與國產豆漿首度進駐老人長照共餐食堂,以最在地、最新鮮的優良蛋白質為長者的健康加分。

未提供說明。
  根據醫學期刊報導,40歲後人體的肌肉會開始快速流失,更有多數國人出現「肌少症」的症狀。營養師表示,在日常飲食中補充好的蛋白質對以上症狀相當有幫助。而長期以來,台灣的大豆依賴國外進口,於是農糧署積極鼓勵農民轉型耕種大豆類作物,除了減少運送成本及運送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之外,更希望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
  嘉義地區,在農糧署、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嘉農農業生產合作社及嘉義大學的努力下,將農民所生產的大豆,研製成多款有「產銷履歷」的國產豆漿及相關食品,並且與嘉義市鳶尾花人文促進協會合作,首度進駐嘉義市「討喜花甲食堂」,除了提供產銷履歷豆漿供共餐長者飲用之外,更將黃豆入菜,做成黃豆XO醬等料理,還製作出具有獨特原住民風味的「阿拜」。

未提供說明。
  老窩茶事安子杰說,「阿拜」是卑南族的傳統美食,外型看似長條狀的粽子、口感Q軟綿密,還帶有濃濃草本香氣,傳統上以小米、糯米、紅藜麥為主要原料,而這次特別加入國產大豆,讓原住民美食與國產大豆產生美味的連結,也讓「阿拜」更適合長輩食用、用國產大豆的優質蛋白質為長者的健康加分。另外,特製的黃豆XO醬,以新鮮豬肉加上香料爆炒至肉質爽脆,再加進搗碎的國產黃豆,搭配原住民常食用的小茄子、樹番茄等,更是別具風味。而另一道 黃豆香蘭葉排骨湯,入口後帶著淡雅清香、黃豆爽脆可口,令人回味無窮。期待在地志工人力能互助協力支援,讓每個長輩都能有一個可以促進健康、延緩老化、拓展人際關係的在地安老環境。

未提供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