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竹縣政府自籌3000多萬興建的寶山水庫跨湖橋梁,8月21日上午正式竣工,終結居民近40年划竹筏掃墓的辛苦和危險,農產品的運輸也不必繞遠路。邱縣長率與會賓和鄉親虔誠祭拜天地眾神後,正式為『伯公崎橋』剪綵,他提醒探勘寶山水庫新秘境的遊客務必將垃圾帶回,也要求農家務必禁用農藥,以有機、友善的栽種方式,維護水源保護區!
82歲的張范秀蘭從少婦陳情到白頭,她語帶哽咽憶起多年來沒路可走、子孫冒險划竹筏的憂慮,率子女向邱縣長和縣府團隊、邱振瑋議員等人行禮致謝,場面感人。
地主林清治表示,多年的痛苦終於解放,提供安全回老家的路,讓他萬分感動,遠在美國的孩子、孫子,特地飛回來參加竣工典禮,見證歷史的一刻。
地主張清雲表示,興建橋梁的陳情遍及總統府和中央相關部會,都沒有解決,感謝邱縣長和議會的支持,落實居住正義,滿足務農的需求。
新竹縣長邱鏡淳、副縣長楊文科、寶山鄉長邱坤桶、縣議員邱振瑋、林昭錡、羅吉祥、議長張鎮榮助理、副議長陳見賢助理、以及多位寶山村的代表、村長都共襄盛舉,張姓地主也準備客家點心,歡慶橋梁通車。
邱縣長表示,從擔任立委時就關心這個案子,陪伴居民四處陳情,但中央以補助科目不符等理由「冷淡」對待,讓他十分心痛。擔任縣長後決定撙節工程的節餘款全力促成寶山水庫跨湖橋梁興建,在邱振瑋議員提案並全力協調議會支持下,工程從1800萬追加到3000萬,橋梁也從原本吊橋改為安全性更高的水泥大橋。
縣府工務技正林鶴斯表示,寶山水庫於民國70年代興建時,僅徵收到水面上1米的土地,導致位於水庫東岸的范、彭、劉、林等4姓家族的祖墳與農耕地一直無聯外道路可通行,僅能以渡船或爬山路到達對岸,影響民眾權益甚鉅。
受影響民眾經多年陳情問題,均無法得到解決,在縣長邱鏡淳上任後,積極協調處理,寶山水庫跨湖橋梁歷經環境影響評估、細部設計及為期300天工期的施工後,已於106年7月完工,解決幾十年來的問題,造福鄉親。
『伯公崎橋』位在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為了不影響到水庫,設計單位採用鋼構π型橋不落墩的設計,總工程費用是3099萬元,全額由縣政府自籌經費發包施工,於105年9月間開工,106年7月完工,耗時300日曆天。本工程由邑菖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監造,永發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施工。
工程設計初期,部分工程土地使用取得過程並不順利,在縣府、公所、議員、代表等全力協調地主同意下,解決土地爭議後得以順利施工完成,鄉親民眾掃墓、耕種不再煩惱了。邱縣長在會中也特別頒發謝狀給提供土地的地主張清雲和吳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