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竹市南寮國小將於今(107)年5月5日舉辦100周年校慶,學校特別陳列出新竹市自日治時期來保留最完整的學籍資料,包括塵封一世紀的卒業生學籍簿、臺帳(名冊)和成績表綴(成績紀錄)。南寮國小教師彭東烈不僅全家四代都是校友,爺爺更是第一屆畢業生,他藉學籍冊感動回顧百年前爺爺的求學時光,彷彿搭上時光機,與過世30年的爺爺再續祖孫情,他坦言很感動,「爺爺跟爸爸生活的痕跡,沒有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
「很感動,能將爺爺的故事保存下來」南寮國小教師彭東烈在學校服務近20年,不僅是第31屆校友,爺爺、爸爸、孩子四代也都是南寮校友,是超正港南寮子弟,他說,30年前過世的爺爺,是家人重要的精神領袖,適逢南寮國小百年校慶募集歷史文物,他無意間從奶奶談話間得知,爺爺彭群是第一屆校友,就學時的卒業證書(畢業證書)、皆勤證(全勤證明) 、賞狀(獎狀),也全都完好無缺的保存。
30年後才挖掘出一段屬於爺爺的回憶,彭老師坦言,「心中很感動,也有一點激動」,他說,爺爺、爸爸都已過世,但看著百年學籍簿等文史資料,感受到的是他們曾經在南寮生存的痕跡,爺爺爸爸的生活痕跡,並沒有隨著時光流逝消失,他不僅能在其中感受到時代變化,更體會到南寮國小「百年樹人」的精神。
彭東烈老師也大方公開爺爺身為南寮國小第一屆校友的卒業證書,南寮國小前身為「樹林頭公學校槺榔分校」、「舊港公學校」,在一頁頁的學籍簿資料、卒業證書、皆勤證中,他重新拼湊出彭爺爺百年前的年少時光,包括爺爺12歲才入學,畢業時已18歲,畢業後成為南寮漁港漁民為全家打拼,舊港公學校也因此成為他的最高學歷,因此才細心保存學籍證明,就學時更把握珍貴的學習機會,是全勤好學生。
「塑膠膜包著的,是屬於南寮國小的寶藏」南寮國小教務主任劉麗娟表示,這些學籍資料是一位在民國33年至86年間服務於南寮國小的蔡老師因為不忍心學籍檔案散落各處,將每一屆的學籍卒業生學籍簿、臺帳(名冊)和成績表綴(成績紀錄)一年度整理成冊,並包上塑膠膜以避免資料受潮毀損。退休後再由歷任的註冊組長們繼續保存,逐漸將這些從日治時期至今的學籍資料完整保存在學校新校舍樓梯轉角的檔案室中,平時只敢隔著塑膠膜檢視,也是到了今日才首次拆開包裝一窺究竟。
南寮國小校長李佳穎指出,南寮國小創立於日治時期大正7年(即民國7年),當時的日籍老師在學生入學後,會一一為學生登錄個人的基本資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監護人、住址和入學日期等,也會將學生每年的學習成績和操行表現及身高、體重與健康檢查結果等資料逐年增列進去,到畢業時收錄在卒業生學籍簿中,和我們現在的學籍簿記錄內容稍有不同。
另外,每個學年在學校修業完成的學生,會被記錄在一本臺帳(名冊)中,學年成績也被記錄在另一本成績表綴(成績紀錄)中。而這種保存資料的動作,也成為南寮國小所有教職員共同的習慣。「謝謝學校的細心保存,讓我能透過這些歷史資料和爺爺再次見面。」彭東烈老師表示。
「泛黃的學籍資料,記載著每一位南寮校友的故事」市長林智堅表示,歷史文物的保存是市府與校方共同的責任,南寮國小教職員將這些資料以「照顧孩子」的心情細心呵護與保存,足見學校對於歷史的尊重和文化維護的重視。
他指出,市府對於歷史文化空間亦積極活化與保存,如有「將軍村」之稱的金城新村,市府與新竹市厚食聚落農學合作社合作,將打造開放圖書資訊園區,透過歷史空間的保存與創新規劃,開啟新學習知識場域,傳承歷史文化,與在地連結,讓歷史融合進市民生活。
文化局表示,文化局自去年起即分期啟動新竹市文物普查計畫,南寮國小卒業生學籍簿、臺帳、成績表綴保存百年,文物非常完整,相當難得,此批文物將納入第一期普查標的,俟普查完成,將依普查結果,評估是否進入審議程序,做進一步文資價值確認。
教育處處長李芳齡表示,鮮少人知道南寮國小保存百年的學籍資料,適逢該校100周年校慶方能有幸一探歷史文物,該校將於校慶當日邀請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南寮校友家族,共同揭開檔案室的秘密,讓這些不同時期的校友們重新看到自己在南寮國小就讀時的學籍資料,重溫兒時在南寮學習的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