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讓資源永續利用,愛護地球,花蓮縣環保局在鳳林鎮環保科技園區建置高效能廚餘處理機兩部,每日約處理20公噸的縣內生活廚餘及事業廢棄端廚餘,轉化為有機土壤改良劑,花蓮縣長徐榛蔚昨(21)日在環保局長饒忠陪同下親自視察。徐榛蔚表示,廚餘處理機將廚餘和木屑經加工程序製作成肥沃的有機肥料,已請環保局將肥料提供予各鄉鎮市及農會運用,歡迎農友鄉親向公所申請堆肥。
縣長徐榛蔚表示,為促進垃圾源頭減量,發展循環經濟,花蓮縣政府積極向中央環保署爭取補助廚餘機設備,獲補助六千萬元經費共計設置兩套廚餘高效能處理設備,並設置於鳳林鎮科園區內廠房,每套處理系統每日最大處理量為15公噸,透過一系列加工程序讓廚餘可於在24小時內快速腐熟發酵,將生活廢棄物轉換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
徐榛蔚指出,花蓮是有機農業大縣,孕育優質農特產品在國際有口皆碑,無毒農業更是冠絕全台,縣府積極推廣有機農業,去(108)年9月辦理全國有機論壇,邀請中央部會、有機農業相關縣市政府代表、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農業相關專家、農民、農民團體及農企業等農產品經營者,有機農業精益求精。為進一步嘉惠農友鄉親,縣府將環科園區生產的有機土壤改良劑無償回饋予各鄉鎮市,減輕農民負擔。
環保局長饒忠表示,廚餘經過人工分選,把過大過硬廚餘或是垃圾等異物挑出,經過瀝水、粉碎、擠壓,加入米糠或是木屑攪拌、靜置發酵等過程,將廚餘轉化成為土壤改良劑。環保科技園區今年已生產116噸土壤改良劑,經縣長指示由各鄉鎮市依需求申請,環保局無償回饋予各鄉鎮市公所與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