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縣政府今(15)日於花蓮縣吉安國民小學活動中心辦理「太平洋盃110學年度全國中小學網路小論文專題暨本土使命式行動研究競賽成果發表記者會及頒獎典禮」,本項競賽由教育部指導,花蓮縣政府與國際扶輪3490地區花蓮第一分區(花蓮東南社、花蓮社、吉安社、新荷社、菁英社)、第二分區(玉里社、 港區社、中區社、美侖山社、華東社、東海岸社)共同主辦。
其中國中部分花崗國中報名隊數最多有20隊,其次是自強國中16隊、國風國中14隊、財團法人慈濟大學附中附設國中9隊、富源國中7隊。國小部分國立東華大學附設實小報數最多有10隊,其次是明義國小7隊、財團法人慈濟大學附中附設國小6隊,期許明年有更多的隊伍一起加入行動研究的行列。今年本縣有72所中小學是第一次參與網路小論文競賽,並且其中也獲得很棒的成績,師生們都獲得極大的鼓舞。
長橋國小顏淑貞老師表示,本次是第一次帶孩子們參加小論文的比賽,孩子們都很緊張,雖然不是拿到前三名,但是孩子在研究的過程中有豐富的收穫,也深深感受到探究知識的樂趣。
源城國小的專職原住民族語教師楊惠媖老師表示,因為在過去有長期研究部落文史的經驗,因此藉由這次的機會,帶孩子們一起探討傳統染色技術「草灰與木灰」定色差異程度的研究。研究的材料遍及茅草灰、稻草灰、蘆葦草灰、龍眼木灰、銀合歡木灰、芭樂木灰等等。其中參與研究的四位學生當中有兩位布農族與兩位阿美族,分別都進行了文獻查考與田野調查,令人興奮的是,孩子們在訪談的過程中學會了很多的母語,並學習用母語與老人家對話。而後,比較兩族之間對於織染技術的差別,研究的過程中驚喜不斷,孩子們非常投入,並且樂在其中。最後,終於在決賽的發表中,擄獲評審教授的青睞,獲得了優異的好成績。
縣府教育處表示,本賽事挑戰本縣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整合研究資料的獨立研究能力,參賽作品應具原創性,且須在期限內完成專題研究計畫。除了訓練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蒐集與分析資料,使其具備知識、理解、分析之主要學科能力,亦形塑其綜合、發表、分享、合作等能力,養成主動觀察、探索及問題解決之習慣,學習並展現文化與生活智慧,期能獲得跨領域知識整合成效,培育花蓮縣未來之優秀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