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蓮縣政府於111年5月9日特別邀請縣內養豬農友,在壽豐鄉農民活動中心辦理「花蓮縣養豬畜牧業者飼養管理交流座談會」,對於維持豬隻品質至關重要的屠宰運輸冷鏈設施,以及如何導入科技處理產業廢污水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藉座談方式直接與產業對話,瞭解產業實際需求,在花蓮縣長徐榛蔚的施政方向下,縣政府致力攜手農友,共同努力使產業能不斷蛻變升級。
農業處長陳淑雯表示,感謝花蓮縣議會議員張懷文、立法委員傅崐萁服務處主任廖玉筍及壽豐鄉農會總幹事黃啟祥,均親自到場聆聽農友心聲,也感謝縣內多位議員對於養豬畜牧業的關心。此次交流座談內容由花蓮縣農產運銷公司張智超總經理分享導入冷鏈系統以提升屠宰場設備,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講座分享再資源化豬隻廢棄物,創造二次綠金效益,會中養豬農友對於講座議題充滿濃厚興趣,並提出意見充分交流想法。
陳淑雯說,感謝本縣養豬畜牧農友踴躍參與這次的座談會,感謝各與會的養豬農友在會後提出許多建議。畜牧業一直以來默默堅守生產崗位,是民生食材的重要貢獻者,以這樣的傳統農產業維生,需付出極大的勞力、時間、資本,少有休養喘息的時間,我們感謝畜牧農友的努力,提供大眾優質蛋白質的來源。近幾年面對農產品原料進出口成本飆漲以及外銷匯率不穩定等等因素,養豬等畜牧成本不斷增加,如何能維持生產品質、提高獲益及做好汙染防治等絕對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座談會中,大部分農友均表示,雖然成本壓力增加,但是傳染病防治絕對是最重要的,為了產業永續生存,大家非常願意配合政府的各項政策,即使近期不斷傳言有部分養豬農戶要求開放廚餘養豬限制,但並非多數養豬農戶的需求,大家共同以養豬產業未來著想,願意嘗試以改善管理方式來降低成本支出。
花蓮縣養豬協會陳理事長也在座談時提出業界在處理斃死畜禽部分需要協助處理,花蓮縣境狹長且偏遠,集運至外縣市顯不經濟且耗時;座談會中有養豬農友提出建議使用次級農產品的植物殘渣,例如賣相差的地瓜,充量在飼料中養豬也有很好的成果。農業處陳處長回應,化製場的部分,會再與現有化製設備的運銷公司討論,如何對農友們提供協助,假設需要另覓經費和設置地點,屆時也需要農友們的協助與支持;另對於以次級農產品做為飼料的部分,將調查農友使用需求,後續進行研議。
座談會中,壽豐鄉農會總幹事黃啟祥表示,壽豐地區有較多土地法施行前成立的既有豬場,因當初未取得建築執照而無法裝設太陽能板,喪失二次用電收益問題實為可惜。對此,陳淑雯表示,既有建物裝設太陽能板因事涉跨局處問題,將會請同仁了解農友需求,後續提供相關資訊予養豬農友。
農業處陳淑雯表示,為本縣畜牧業由傳統導向專業化、標準化管理的生產模式,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推動畜牧業升級政策,自110年起推動百億基金導入新式整合型設施(備),透過豬舍更新做高床豬舍、密閉式豬舍、畜牧場污染防治設施等等,都能提高育成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經營環境。此外為了讓鄉親能吃到更安全衛生的在地食材,縣府和花蓮縣農產運銷公司積極爭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補助本縣規劃冷鏈系統及屠宰場設施設備提升。花蓮縣養豬農友不僅辛苦工作,更願意為了增進飼養管理不斷學習、提升設備,花蓮縣政府感謝縣內全體農友,期盼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為花蓮優質畜產創造最佳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