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酒後駕車零容忍,酒後代駕最安全。經過花蓮縣政府多方大力推廣,民眾已逐漸建立觀念,也慢慢養成習慣。唯宿醉酒駕,民眾會以為休息睡了一覺就可以駕車,形成類酒駕的宿醉酒駕,以雙北來說就佔了三成的酒駕罰單,民眾不可輕忽。一般而言,酒精至少要12到24小時才會代謝完畢,安全起見,民眾酒後請以指定代駕做為平安回家的交通工具,亦避免受罰。
縣府引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方冠傑專業說明:「飲酒後隔天一大早開車,會有『隔夜醉』的情形,那是由於身體累積了過多的乙醛,導致第二天較容易宿醉,大多數人對隔夜醉的不適抱持輕忽的態度,這也是容易造成危險的關鍵!」 飲酒後運動反射神經會變遲鈍,視覺能力也會縮減,因此,酒後駕車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會減慢,許多悲劇往往就在那反應變慢的0.1秒時發生;酒駕所導致的外傷也比其他狀況導致的外傷,更缺乏保護機制,因此也更加危險。
縣府提醒,民眾常以為當日飲酒後不駕駛車輛即可,但喝酒後隔日宿醉因每人身體代謝功能不同,宿醉也同樣嚴重影響駕駛時的判斷力與反應能力,提醒駕駛人切勿心存僥倖酒駕上路。除了讓自己及他人陷入高度危險,也視同酒駕照樣取締。3月31日酒駕新制上路,加重處罰規定包括延長酒駕累犯紀錄至10年,且公布酒駕者的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另外同車乘客也會被連坐處分,罰鍰提高成6千元至1萬5千元。民眾千萬不可輕忽,彼此互相提醒,平安回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