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長補選綠催化陳其邁衝上7成票率

  【本報訊】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大勝,但得票未超過2018年選舉的74萬票及罷韓的93萬票。綠營分析,民眾認定勝負懸殊,很難激化投票意願;為了強化動力,最後階段才會喊出比罷韓得票高的「高標」,催化出7成得票率。

  民進黨內透露,根據估票比例看,15日開票結果符合黨內預估,民進黨預估陳其邁得票率在7成左右,李眉蓁約23%,吳益政約5%。開票結果,李眉蓁獲得25.9%,吳益政則為4%。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大勝,但得票未超過2018年選舉的74萬票及罷韓的93萬票。圖為陳其邁(前左)1日在「蔡英文社群之夜」活動登場。(中央社檔案照片)

  黨內人士表示,高雄一年內經歷3次選舉,加上候選人強弱差距不小,要讓選民第3次進投票所投票,本來就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陳其邁陣營,一開始就堅持要「緊緊緊」全力衝刺。

  他進一步解釋,市民認定勝負懸殊,很難激化投票意願,不像罷韓最後階段,選民擔心過不了門檻,持續催票;加上高雄今天下午又下起大雷雨,最後投票率下修也是在預期中的事情。

  輔選幹部指出,李眉蓁沒守住「江啟臣」30%的防線,吳益政也沒守住柯文哲民眾黨8.51%的政黨票,都證明兩黨支持者熱情不足,連基本盤都沒有開出來。相較之下,陳其邁陣營開出67萬票,證明綠營支持者在全黨上下強力催票下,開出7成的得票率,將有助於陳其邁未來執政的正當性。

  綠營人士也認為,國民黨最後關頭擁抱韓國瑜,但無法開出基本盤,證明高雄選民已認清韓國瑜和國民黨;吳益政只開出4%得票,也顯見柯文哲光環不再。

  民進黨輔選幹部分析,陳其邁勝出原因包括:第一,高雄市民希望盡快結束紛擾,讓市政恢復正常;第二,陳其邁「兩年拚四年」訴求打動高雄市民;第三,陳其邁過去代理高雄市政、歷經行政院副院長等相關歷練,從專業、對政策的論述到市政熟悉度,都贏得市民認同。第四,團結的民進黨對上分裂的國民黨,民進黨是以打總統選戰的規格打這場高雄市長補選。第五,補選過程中,陳其邁沒有因民調一路領先而放慢腳步或減少出席活動的能量,反而更勤跑基層,活動之多是三位候選人之冠,透過勤跑基層展現謙卑的態度,打動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