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行政院環保署、基隆市政府及海科館聯合主辦「海洋垃圾清除總動員暨環境教育宣導」全國主場活動,今(22)日在潮境公園登場,串聯全台臨海19縣市進行海洋垃圾清除,市長林右昌陪同環保署長李應元出席活動,與淨海潛水員互動,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永續守護美麗的海洋,林市長強調基隆會是全台灣重要的海洋保育基地。
李署長指出,「我們的海洋是我們的未來」是今年聯合國宣誓的目標,如果不對海洋進行清理的動作,預計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袋會比魚還多,這是全世界不斷傳達的警訊。今天全國八百多艘環保艦隊的參與,透過實際行動潛入海中,清除海洋垃圾,守護海洋。他呼籲大家購物攜帶購物袋,減少使用塑膠袋避免造成從陸地到海洋對環境的傷害。
林市長出席活動指出,世界海洋日活動希望傳達減少海洋污染物,一般人沒有機會看到美麗的海洋深處狀況,但隨著科技進步,透過衛星及科學家研究看到,塑膠污染物隨著洋流捲入海中,形成所謂的海洋塑膠濃湯,看了令人怵目驚心。
市長感謝潛水志工潛入海面下清除海漂垃圾,表示基隆市響應中央限塑、減塑、無塑政策,他感謝漁會全力支持近海禁用流刺網,市府也對基隆嶼磯釣訂定規則,是全國第一個登島磯釣需申請釣魚證的縣市,還劃設潮境保育區,觀念慢慢改變,連漁民也與政府站在一起。他強調,基隆會是全台灣重要的海洋保育基地,也是標竿城市。
這項活動由精彩生動的環保教育劇開場,環保署長李應元、市長林右昌、海科館長吳俊仁等人共同剪網宣誓『愛護環境.守護海洋』,象徵永續守護海洋生態,接著授旗環保艦隊,透過視訊和籌組媽祖環保艦隊的嘉義縣長張花冠連線,分享清理海洋垃圾的經驗。
今年以「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OUR OCEANS, OUR FUTURE"為主題,呈現環境維護及守護海洋成果,並成立渔船環保艦隊,減少基隆外海垃圾漂浮,透過潛水人員清除垃圾,還給海洋生物乾淨環境,讓民眾體驗不一樣的海港城市風情。
基隆市政府辦理食魚教育推廣蝦類、鎖管、黃金蟹等在地海產,更與海科館合作潮間帶保育,規劃望海巷為海洋保育區,築造軟絲產房,進行基隆嶼島嶼生態保育工作,魚類種苗復育,更劃定長潭里為示範生態渔村,攜手關心並永續保育這片美麗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