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洋.樂在特教~仁愛國小葉淑卿獲師鐸獎

 【本報訊】「深耕基隆,守護海洋!」,一位從南投埔里嫁來基隆的老師,愛屋及烏之下,從帶領學生走訪基隆仁愛市場、奠濟宮與獅球嶺砲台開始,教導學生了解基隆風俗文化,激發熱愛鄉土的情操,深耕這塊土地多年。基隆是個臨海的城市,緣於對在地文化的關心及使命感,葉老師於是投入海洋教育,推動海洋教育課程。對她而言,教育不只是在學校中,走出教室對學生是更重要的生活經驗的連結與學習實踐的場所。她帶動校內外海洋教育課程研究發展的風氣,也改變學生對於海洋的態度與認知。

 海洋教育是基隆市所推動的市本課程之一,葉老師從97年開始,和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合作,編寫海洋教育補充教材「藍色任務」、「水水生活圈」等課程、98年發展「漁你相逢」教案設計。之後,在海科館陳麗淑博士的指導下,她帶領校內不同領域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利用課餘時間蒐集素材,編寫「魚取魚求」與「超炫的深海魚」科普學習素材,在此同時她也擔任國教輔導團海洋教育議題小組的團員,結合社會各界的海洋資源研發海洋課程模組,分享各校教師運用於課程與教學上;除此之外,葉老師參與暑期海洋營隊活動,帶領學生認識海洋,並透過實作深入理解海洋。

 同時擁有特殊教育教師證及普通教師證的葉老師,比一般小學教師更多了包容、尊重與理解,葉老師無框、無我的個性,讓服務教職即將滿28年的她,仍保有學習的初衷、教學的熱忱,尊重個體、培養群性,是葉老師生活輔導的理念。

 2007年,葉老師擔任資源班老師時,遇見了就讀小學三年級羞怯、防衛心強且不願開口講話的小元(化名),從發現小元雙手大拇指上的溝痕,引導小元說出他傷害自己的原因,開始了葉老師輔導之路。淑卿老師嘗試減敏感、降低焦慮、誘導小元說話的策略,透過小團體活動,刺激小元與同學互動,到小元家拜訪,希望在他熟悉的環境下與他交談等等,一學期後,終於聽到小元能以氣音回答,升高年級後,葉老師仍主動與級任老師討論輔導策略,一直至畢業,葉老師依然持續關心,讓小元有所改變與成長。

 另外擔任仁愛國小特教組長期間,她關注到特教班家長對於極重度、多重障的孩子,很少帶著孩子從事戶外活動。她一方面思考解決孩子校外行動不便的問題,一方面也從教育理念出發,不斷的與家長溝通與說明,讓教師與家長能放心帶孩子走出教室,有更多與外界的接觸與學習的機會,而這成為仁愛國小每年為特教班孩子、家長規劃舉辦兩天一夜畢業旅行的教學文化。

葉老師正向積極、永遠在挑戰不同的任務,是位具有學習力的老師。她熱情、認真,鼓舞身邊每一位同事,除了特教專業,更致力研發海洋教育課程,使課程能被具體的落實與實踐。即將服務滿28年,葉老師自許:「一直還在努力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在葉老師心中,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全國師鐸獎肯定,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