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右昌推薦基隆市故市長林番王政績卓越

  【本報訊】基隆中正公園附近的已故前基隆市長林番王墓碑遭破壞,市長林右昌推崇林番王的風範與政績,對基隆貢獻至今還令許多老一輩津津樂道,地方流傳「番王坐美國船、食清糜」諺語。

  林右昌日前前往墓地勘查後表示,林番王對基隆現代化貢獻良多,竟有人用如此惡劣的行徑破壞他的墳墓,實在令人痛心與不解,除嚴厲譴責嫌犯行徑外,並指示基隆市警局儘速緝兇。警方表示,除將加強派員巡邏外,也會調閱附近監視器畫面全力追查。

  林右昌說,1951年以前市長都是官派,1960年第四屆市長選舉中,林番王代表黨外的民社黨參選第四屆基隆市長選舉,在各方不看好情況下打敗擁有豐沛資源的國民黨市黨部主委李國俊;不僅如此,第五屆市長選舉再次擊敗國黨提名的謝清雲。

  他說,林番王不但創下台灣自治史的紀錄,也為基隆的民主政治史寫下光輝的一頁,他的風範與政績到現在還令許多老一輩的基隆人津津樂道,因此有著「番王坐美國船、食清糜」諺語,意思就是林番王選票多過李國俊(閩南語發音近似「美國船」)和謝清雲(閩南語發音近似「食清糜」)。

  林右昌表示,林番王任內最重視教育與交通,共增設3所中學、8所小學,改善基隆孩子的教育環境,為促進基隆繁榮,不僅架設許多大型如七賢橋等橋梁,也整修馬路與街衢。此外,林番王也除協助港務局於1961年改建基隆內港設施,麥克阿瑟公路及六堵工業示範區也是在他的協助下完成。

  林番王出生於西元1899年,1965年7月因肺癌病逝在台北市中山北路臨時住所,享壽66歲,基隆市長林右昌2014年間曾在臉書(Facebook)粉絲團發文推崇林番王對基隆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