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潮濕~室內空氣品質通風最重要

        【本報訊】近年國人生活水準上升,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及環境品質,但常忽略對於我們息息相關的室內空氣品質,人們一天之中身處室內時間高達80%以上,且因本市為潮濕環境,容易造成細菌滋生,更要保持空氣流通。

        重視室內空氣品質從通風做起,當室內環境保持通風時,污染物則難以累積,當室外空氣品質良好時,開啟約一個拳頭大小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污染物堆積於室內,造成人體危害,搭配開窗及使用外氣引入裝置,則可以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為提升民眾對於「室內空污」的認識,行政院環保署在室內空氣品質網中,提出5種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物,重點如下:

1.二氧化碳(CO2):濃度過高會刺激呼吸中樞造成呼吸費力或困難。

2.甲醛(HCHO):於木質合板、黏著劑等裝潢建材中揮發。

3.懸浮微粒(PM):建材中的石棉、植物花粉、燒香等。

4.揮發性有機物質(TVOC):清潔劑、油漆、香水、影印機等。

5.細菌:產生於潮濕、溫熱的環境中。

 

  環保署提醒,室內應盡量保持通風,降低揮發物質與二氧化碳濃度,如做室內裝潢,盡量使用綠建材及環保材質,才能適當隔離有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