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環保局籲注意室內空氣品質

  【本報訊】近期東北季風增強,中部以北位於迎風面,受到境外污染物影響,基隆市環保局空氣及噪音管制科長李昆達指出,空品不良常發生在每年10月至隔年4月,且因秋冬季在室內活動的時間較長,許多民眾為了阻絕空氣污染或冷風入侵而緊閉門窗,但卻導致通風不良,導致污染物累積以及細菌生長,室內空氣品質不可忽視。

  他說,室內空氣品質常見污染物有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甲醛、細菌、一氧化碳、懸浮微粒、細懸浮微粒、臭氧…等等。二氧化碳濃度會隨著室內人數與所待時間增加,當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時,就可能會產生頭痛、嗜睡、反射減退、倦怠等症狀,另室內環境中的建築材料、傢俱、除臭劑、清潔劑等產生的化學物質,其中有許多是具有毒性的,短期接觸這些有機揮發物質不僅會刺激眼睛及呼吸道系統,長期接觸則會影響腎臟及肝臟健康,甚至造成癌症或生育障礙。

  其中,甲醛是最常見的室內有害空氣污染物,甲醛常用來製造化學肥料、紙張、夾板,也可以作為食品防腐劑,以及住家相關的許多產品,如消毒劑、藥品及化妝品等等,少量甲醛會造成眼睛、鼻子、喉嚨以及皮膚的刺激,增加氣喘或過敏的風險,若長期接觸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他建議說,在秋冬流感季想要輕鬆改善居家空氣品質,拒絕細菌病毒入侵家中,維護家人的身體健康,環保局建議應保持空氣流通,適當打開窗戶,減少使用不當化學清潔產品,室內隨時維持良好的溫度、濕度,若有相關問題請撥打基隆市環保局室內空氣品質專線02-2468-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