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各姓氏宗親會斗燈年度限定亮相

     【本報訊】2022鷄籠中元祭10日於基隆市區進行迎斗燈遶境遊行活動,以今年主普黃姓宗親會斗燈為首,接續各姓氏宗親會斗燈與花車在市區道路進行遶境遊行,市長林右昌率文化局長陳靜萍,與議長蔡旺璉等人在起點向宗親會隊伍致敬,斗燈最後被送到慶安宮內殿安置,途中更有基隆北管西皮、福路兩派音樂交陣畫面,象徵中元祭重要文化傳承與接續。

中元祭迎斗燈繞境祈福 各姓氏宗親會斗燈年度限定亮相 (11)

       林市長表示,迎斗燈遶境是放水燈之前很重要的科儀,今天齊聚了所有水燈遊行的花車及水燈座,將要繞行基隆市區的主要道路,所有宗親會一起投入完成這項重要的科儀。

       林市長強調,包括主普及各姓宗親會準備了很久,明天將要把最熱情、最完美的一面呈現給大家,藉由中元祭的活動為基隆以及全台灣祈福,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恢復正常生活。

中元祭迎斗燈繞境祈福 各姓氏宗親會斗燈年度限定亮相 (7)

       文化局陳局長提到,斗燈是寺廟建築、普度道教科儀禮常見的辟邪祈福器物,在基隆每一字姓的斗燈都不盡相同,但無一不是精緻雕刻美輪美奐,作為宗親團體的精神象徵,平日皆會安奉在各宗親會館裡面,只有每年中元祭農曆7月13至15日才會請出進行遶境並安放至慶安宮,祈求來年運勢平穩順遂,一年之中也唯有此時才有機會一睹所有字姓斗燈的廬山真面目,可以說是放水燈前的重要熱身活動。

       陳靜萍說,迎斗燈科儀中另外一件重頭戲便是基隆北管交陣的畫面,旭川河過去作為基隆北管西皮派跟福路派的分界,旭川河以東為福路派、以西為西皮派,日治時代便以此為界互不跨越。因此迎斗燈活動出發以西皮派,經過兩派交界的旭川河之後,便改由福路派的音樂上陣,實屬全台難得一見,用音樂進行文化民俗傳承。

總統見證國定民俗文化典範 基隆主普壇開燈放彩共璀璨 (9)

       鷄籠中元祭每年透過其祭典科儀來維持各宗親會之間的情感聯繫與珍貴文化的傳承,除了難得的迎斗燈遶境祈福外,11日將有盛大的放水燈花車遊行活動與施放水燈頭,歡迎民眾蒞臨基隆體驗百年文化盛事,此外,基隆市文化局也針對放水燈遶境遊行活動與施放水燈頭提供直播服務,前者平台為中嘉新聞FB、基隆市文化局FB、鷄籠中元祭FB、魅力基隆YT、吉隆第四頻道;後者平台為年代新聞FB、基隆市文化局FB、鷄籠中元祭FB、壹電視新聞YT、魅力基隆YT;更多活動內容,請隨時關注活動網站及基隆市文化局粉絲團。

文化局粉絲團:https://reurl.cc/0D4YN6
文化局官網:https://www.klccab.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