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金門老兵召集令~金湖重現軍容

        【本報訊】一群走過國慶閱兵歲月的自衛隊員,齊聚在金湖鎮新市里廣場高唱愛國歌曲,重溫往日閱兵舊夢,喚醒民眾的愛國魂。儘管事隔將近40年,參與國慶閱兵的隊員們,對當年的基本操演動作,依然相當熟悉,隊員戎裝遊行市區,動作整齊劃一,展現雄赳氣昂的隊伍精神,引來民眾和遊客的注目。

金門縣政府推出「2020金門老兵召集令」活動,獲熱烈回響,成千老兵帶著家人回到英雄島,重溫走過枕戈待旦的艱辛歲月。金湖鎮公所響應「老兵召集令」活動,向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發出召集令,號召隊員參與遊行,重現金門人的精神。

         在該會理事長洪燕玉的號召下,總幹事洪國泰、副總幹事許孟涵等會員以行動響應,旅居台灣的許美玉、陳鴻玉也專程回金歸隊,四班五十多位隊員「成軍」,暫拋下家庭、工作,接受三天下午幾小時密集的操演訓練。
         該會為了呈現壯盛軍容,除了向金防部商借草綠色軍服、S腰帶、鋼盔等裝備,還自費在軍服繡上以往參加國慶閱兵代表隊的榮譽背章、購買白手套,會員也自行準備黑色運動鞋,全副武裝參與這一次在新市里的遊行活動。

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響應「老兵召集令」活動,號召隊員參與遊行,隊伍遊行新市市區,全副武裝、整齊劃一的軍容,讓人注目。
(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提供)      「敬禮的手臂要打直,如果沒有符合標準,教官會直接用棍子敲手肘…」,提起當年參加國慶閱兵訓練,曾任女自衛隊隊長、現任金門縣國慶閱兵自衛隊促進會理事長洪燕玉還是記憶猶新。洪燕玉帶領隊員練習軍歌、愛國歌曲、重複操演齊一的步伐和精神答數,希望能呈現當年的榮景。
        這一群都已成大叔、大媽,甚至當上爺爺、奶奶,一點都不喊累,他們異口同聲說,當年的「魔鬼訓練」,每天練習踢正步,要操到晚上九點多,晚上還要輪流站衛兵,所有作息都像在當兵,連跑步也要跟著唱軍歌、精神答數,訓練的辛苦不輸正規軍,那段艱苦的回憶,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辛苦。不過能在國慶大典,將金門人的英姿呈現在國人面前,是無比的榮耀和驕傲,一切的辛苦,值得了。
       在指揮官洪燕玉的軍令下,隊伍在新市里廣場進行操演,每位隊員精神抖擻高唱「我愛中華、梅花、夜襲」等軍歌,響亮的歌聲,鼓舞民心士氣:齊一的步伐,激昂的精神答數「看我們的隊伍,雄壯威武;聽我們的歌聲,響徹雲霄;讓我們發揚金門精神,讓我們一起團結奮鬥……」,振奮人心,引來民眾和遊客的圍觀,博得觀眾的掌聲。
       金湖鎮長陳文顧在場豎起大拇指稱讚隊員優秀的表現。陳文顧頒發獎勵金,感謝隊員熱絡參與活動,還不辭辛苦接受訓練,讓民眾可以看到當年雄赳赳、氣昂昂的金門自衛隊軍容,喚醒民眾愛國意識,也為老兵召集令活動,增加亮點。
        隨後,洪燕玉帶領隊伍挺進新市市區,整齊劃一的軍容,宛如當年參加國慶閱兵大典列陣,隊員一股榮譽感湧上心頭,回味甘苦的歲月。洪燕玉感謝夥伴們的支持,完美的演出,為活動畫下圓滿句點。她說,當年訓練留的是汗水,現在留的是感動的淚水。
        洪燕玉指出,該會有限的經費,這一次活動的演出,還得靠金防部提供軍服和裝備,希望縣府相關單位配合每一年辦理的老兵召集令活動,補助該會添購軍服和裝備,讓演出更真實感。洪燕玉說,只要縣府和相關單位、地方上有需要,熱情的夥伴們會立即歸隊成軍,讓大家看到團隊的凝聚力和情感。
        洪燕玉表示,金門戒嚴時期,全民皆兵,金門女性,只要是16歲到35歲、未婚,都得加入自衛隊,接受民防訓練。每年國慶閱兵前訓練,鐵的紀律讓人難以忘懷。洪燕玉說,金門縣民防自衛隊第一次參加國慶閱兵大典,是在民國64年,此後持續至民國76年。當年遴選16歲至35歲的男、女隊員300多名,陣容壯大,在當時可是大家爭睹的焦點之一,深獲中外來賓讚許。
        洪燕玉指出,自衛總隊裁撤後相關資料全遭銷毀,她期盼能成立隊史館,讓失散在各地曾參加過閱兵自衛隊隊員,手上還有留下來的珍貴相片、相關資料等能完整保留下來,豐富戰地特有文化。洪燕玉說,該會成立多年,迄今還在努力爭取訓練場地,希望在縣府的協助下,讓遊客能到金門親身體驗獨特的民防自衛隊戰鬥生活以及閱兵選訓的文化主題。
        洪燕玉說,地方文史工作者楊再平也建議應將金門這一段民防自衛隊發展歷史和相關檔案文件,列為金門記憶庫和金門非物資文化世界遺產,甚至申請登錄聯合國世界記憶名錄中,加以銘刻保存。特別是金門女兵的戰地巾幗故事,相當動人,縣政府、文化局、觀光處等公部門能重視善用,加以創意行銷,彰顯這一段光榮的歲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