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寧沙崗大量鳥類死亡~縣府緊急處理

      【本報訊】金寧鄉沙崗地區於日前有大量鳥類死亡,金門縣政府建設處在接獲通報後,隨即聯繫金寧鄉公所及通知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金寧分駐所、金門縣環保局、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等單位人員共同趕赴現場及調查處理。
       這起沙崗大量鳥類死亡事件,係於日前下午四時民眾經由金寧鄉公所通報縣府,建設處表示,此次通報發生地點位於沙崗農場周邊的安岐排水系統中,自安岐村旁之排蓄水池至出海口,其水塘、排水系統及附近農地皆散布許多鳥屍。
       經過現場清查,其中數量赤頸鴨八十四隻最多、花嘴鴨三十七隻及尖尾鴨七隻,另有一些屍體散佈農塘草澤或泥地中,人員難以接近處理或辨識,而農地之鳥屍多遭其他猛禽或遊蕩貓取食肢解而無法辨識,估算這次死亡鳥類計約一百五十隻。

金寧鄉沙崗地區於十日發生大量鳥類死亡,金門縣政府建設處接獲通報及聯繫相關單位人員共同趕赴現場調查處理。(建設處提供)
       為減低環境衛生及防疫考量,建設處指出現場死亡動物已打撈送至金門縣動植物防疫所進行採檢及處理,以避免被其他動物取食,後續將轉請行政院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及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及金門縣衛生局進行疫病及毒物之分析比對。由於此次鳥類死亡地點集中於排水系統沿線,亦請金門縣環保局進行水質檢驗。
       建設處說明,近期進入小麥播種期,如有鳥類啄食,建議採驅離方式,切勿以毒殺或陷阱等違法方式,避免誤觸相關法令。而近年農民配合農業、食安政策,參與有機、產銷履歷等溯源生產規範,就是希望在農業生產上能夠與食安、生態環境取得平衡,使農業能夠永續安全的生產。近期接連二次疑似毒鳥事件,也讓地區許多農友相當氣憤,認為個人行為重創金門整體之農業及保育形象。
       縣府表示為釐清是否為蓄意毒鳥案件,此次事件已請警政單位協助辦理並加強巡查,後續除加強農作物安全用藥及履歷田區生態環境之宣導,未來並將研擬修正金門縣農作物契作實施辦法,以善盡對環境之公益責任。
       縣府再次強調,未遵行農藥管理法第三十三條所訂規定使用農藥,將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至十五萬元罰鍰。而如為騷擾、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處二萬元至十萬元罰鍰,如為蓄意以藥物毒殺野生動物,將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處新臺幣六萬元至三十萬元罰鍰,有毒害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將處六個月至五年的有期徒刑,得併科二十萬元至一百萬元以下罰金,籲請民眾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