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立金門大學推動閩南文化數位化有成,日前該校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閩南文化數位典藏中心與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金門博物館從業人員Level up計畫」活動,邀請學者專家蒞金授課和分享,透過深入淺出的課程,學員們對於金門文化的數位典藏策略及重要性有更多認識,學習成果豐碩。校方表示,本案由該校閩南文化暨僑鄉數位典藏中心主任吳宗江擔任主持人,未來期盼更多人加入認識閩南文化的行列,並保存和發揚該文化的特色。
金大閩南文化碩士學位學程劉名峰主任表示,該學程的成立,旨在以結合學術界與政府、社會資源,推動閩南文化及其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以金門為核心,擴及台灣、福建與南洋閩南文化之跨地域比較研究,並對閩南文化的歷史保存與現實發展的課題,透過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的研究,培育閩南文化研究人才與文化產業經營人才。劉名峰說,隨著數位保存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潮流,所有的文化資產將進入數位化的領域,未來文化資產數位化保存典藏與展示應用技術的整合是很重要的課題。
該計畫主持人吳宗江教授指出,金門具有僑鄉、戰地及閩南文化等特色,如傳統聚落與民居建築、古典的宗族文化、傳統信仰與生命禮儀等。因此,博物館的數位化不僅能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築與文物,提供新的保存手段,而且還能更方便地串連海內外的金門僑民,並向台灣本島及國際社會宣傳金門文化,對於金門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觀光與文化發展策略。
金大表示,該計劃案的執行,不僅有效地發揮該校近年來結合閩南文化、博物館及數位科技的教研能量,也進一步地協助金門地區博物館人才的培訓,促成閩南文化的數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