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運用禮運大同篇思維建構友善環境,為縣長陳福海施政目標。因應金門縣人口高齡化及失智人口增加,在衛生局安排下,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手持「金門縣支持同在行動+1」字牌,響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失智友善,社會共伴」倡議活動。
衛生局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者;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8.04%,也就是每12位65歲以上人口中就有1位失智症者。金門縣統計至112年7月底,65歲以上長者人數約24,272人,依此推估,失智長者人數約1千8百餘人;若以常住人口估算,縣內失智長者人數將近有540人。
衛生局表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是種認知障礙症候群,病發時會產生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個性改變及幻覺妄想等多重症狀。而失智症初期症狀並不如一般疾病易於察覺,且初期仍具有活動能力,可行動自如的外出散步運動、採買,但卻也可能走失或忘記回家的路。為了讓失智長輩在熟悉社區環境中安心、安全的生活,衛生局近年積極營造失智友善環境,透過掃街方式,宣導社區民眾及商家失智症十大警訊與「看問留撥」失智友善服務機制的概念,招募失智友善天使約3,700人、友善場域240餘處,以及全面針對公車駕駛、清潔隊員及超商員工進行失智友善識能訓練,強化遇到疑似失智長輩之敏感度與服務應對行動力,協助失智長輩平安返家,構築社區失智友善網絡。
副縣長李文良呼籲,近來網路社群中偶爾會出現疑似失智或失智長輩走失協尋訊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不吝嗇地付出關心,特別是對於需要協助的長輩。如果在路上遇到需要幫助的長輩,留下一句關心的話語、撥打110電話等舉動都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為他們提供幫助和安全。
另外,副縣長李文良提到了如果周圍的親朋好友出現了異於平常的疑似失智症狀,應提醒他們盡快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是至關重要的。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對於疾病的管理和控制都至關重要,同時有助於提供更好的照護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