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詩人~鄭愁予笑談寫盡世間愁苦

 【本報訊】繼五月十二日以「一條大河中的兩道水流」為題,作專題演講後,詩壇巨擘鄭愁予再應金門縣政府邀請,在多媒體簡報室以「青青子衿到江晚正愁予」為題演講,他強調,詩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也是正在重複使用的精神泉源,世界上無論哪個民族,幾乎都有詩的存在。

詩壇巨擘鄭愁予二度應金門縣政府邀請,日昨在多媒體簡報室以「青青子衿到江晚正愁予」為題演講。(李增汪攝)(JPG)

 金門縣政府為了落實推動品德教育及提昇閱讀風氣,日昨二度邀請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教授、國立金門大學客座講座教授的台灣現代詩詩壇巨擘-鄭愁予教授至縣府演講。

 鄭愁予和金門有著很深的淵源,首場講座,他既讀詩也暢談金門精神的追求和平,以及感覺金門文化的重要。日昨第二場講座,大師也透過投影文字談詩,就有「帝之詩」情懷的性靈詩人曹操,所表現自我生命觀進行解讀。他指出,詩經到曹操千年,到我們的新詩時代又加二千年,建立了中國讀書人的美學觀逾三千年。

 鄭愁予也自我解嘲表示,在金門談詩,不喝一點酒,會有點遺憾。這場大師講座,上午九時三十分起在縣政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並由縣府人事處人員引言後,由鄭愁予進行專題講座。縣府人事處指出,鄭愁予為著名的詩人,於中興法商學院(臺北大學之前身)統計學系畢業之後,便在基隆港務局工作。並且在一九六八年時前往美國愛荷華大學攻讀藝術碩士學位,之後則是於美國愛荷華大學以及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香港大學等名校教授中國現代文學。

 鄭愁予自從出版了「草鞋與筏子」的第一本詩集之後,接著便開始陸續發表了「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個著名詩集,自己更曾經獲得救國團的青年文藝獎、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的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的文藝獎章、時報文學獎等多個獎項的殊榮,至今也已是享譽文學詩壇的重量級大師。鄭愁予本名鄭文韜,他的筆名是「愁予」;他說,「愁予」兩字見於戰國時代屈原的〈九歌〉、漢朝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宋朝辛棄疾的〈菩薩蠻〉詞。基於人道主義,他寫人間的愁,世間的苦,最後卻因此成了快樂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