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走讀山隴文學地景,縣府文化處推動戰地引路人系列活動,邀請《枕戈待月-馬祖無戰事1973~》作者陳清國引領大家走訪介壽村,了解過往的地景與故事,以及特殊又有趣的戰地生活記憶。
戰地引路人系列活動枕戈待月的童年記趣由好多樣文化工作室承辦,山隴旅台鄉親陳清國日前在文化處長吳曉雲陪同下,帶領學員實地參訪介壽村,包括介壽商場、縣政府、縣黨部及水井、陳清國家、白馬尊王廟等地,邊走邊介紹村莊的演變歷程,分享自家故鄉的種種回憶,揭示那段特殊時空中,屬於離島獨有的戰地風貌。
在行程中,陳清國對於每個地方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他笑說自己的兒時經歷和爆笑傻事,重塑深刻卻模糊的當年情景,原來戰地前線島嶼的生活並非總是那麼的悲情與苦難,那些在等待戰爭平凡的生活裡,時而驚奇、冒險。
不同世代,經歷不同時代,擁有不同的戰地經驗與記憶,正如陳清國新書《枕戈待月-馬祖無戰事1973~》,想要述說的是一個偏遠渺小的島嶼跟平凡卑微的生命,在戰爭邊緣所展現的柔軟韌性。陳清國表示,戰地歷史不應只有悲情與肅殺,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馬祖沒有歷經戰地政務時期,沒有遭逢兩岸對立的局勢,馬祖可能演變成另一種樣貌,也許只是眾多島嶼的其中一座,只能默默無名,而不是如今知名的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