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苗栗縣政府為打造觀光旅遊新亮點,爭取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專案補助,於台六縣省道旁出磺坑(後龍溪)對岸建置「客家文學花園」,屆時可看到亞洲第一口油井、地軌纜車及石油博物館等元素,打造可提供旅遊諮詢、交通轉運、套裝小遊程導覽販售、地方特產販售、餐飲、輕旅行住宿及荒野濕地環境教育等服務之魅力據點,並串聯台6線、台3線等周邊景點進行整體環境改善,藉以行銷及推廣本縣其他潛在的觀光旅遊資源。
台6線出礦坑段由後龍溪谷切斷南北向的關刀山-八角崠山脈,兩岸山勢如犄角相觸,古籍地方命名為牛鬥觸口,也是客家先民開墾移居的歷史路徑節點。台72線快速道路開通後,外地觀光客下了快速公路,就能直奔泰安溫泉或大湖採草莓,而使原有台6線公館至大湖路段交通與觀光功能逐漸被取代。這個深具歷史感的人文地理意象稱為「牛鬥峽谷」,沿途風景優美,且緊鄰「浪漫台三線旗艦計畫」核心區位,但近年來漸失光芒,故期望利用此契機,聚焦且串聯台6線沿線的地方觀光景點。
苗栗縣政府106年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爭取「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專案補助,於交通便捷且腹地寬廣之處台6省道旁,建置「客家文學花園」,基地以公館鄉福德村南側,後龍溪畔約18.5公頃公有土地為最主要規劃範圍,除了交通轉運、停車空間及遊客服務等公共設施外,另規劃具有歷史、生活記憶及文化地景等設施,如活生生的石牆梯田現場、結合舊有水圳、埤塘空間的荒野主題書屋、故事屋角、野台劇場、農產市集、職人手作坊及區外農田秋季耕讀生活趣等,期望建立沒有圍牆的荒野公園,讓民眾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其中,重建觀光品牌形象。
苗栗縣長徐耀昌指出,本計畫預計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經費約4,500萬元,主要以區內道路、活動廣場、部份停車服務空間、服務設施及水岸景觀營造等基礎服務設施為主,已於107年7月完成工程發包,預定107年底完工;第二階段經費預估9,950萬,包含停車轉運服務空間、遊客服務中心、戶外展演空間、客家生活地景及生物棲地營造工程等,亦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同意補助,目前委託規劃設計中,預定107年底完成工程發包;第三階段則以客家文學故事空間型塑為主題,預計將持續向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爭取輔導補助,完成整體計畫願景。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藉由客家文學花園之設立,整合藝文文化、環境整備及周邊產業,沿途除可以欣賞風景外,也可品嚐牛心柿餅,還可連結到具有歷史意義的出礦坑,讓台6線廊道成為自行車與健行的天堂,重塑苗栗慢城之觀光廊道印象,這將是一條結合歷史、自然及人文的觀光廊道,值得遊客深度慢遊,體驗客家山城開墾的風情,並為在地客庄注入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