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活化發展計畫

【本報訊】苗栗縣政府於108年順利得到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前瞻計畫核定補助「苗栗縣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再造計畫」核定計畫總經費為1億5,850萬元。苗栗縣徐耀昌縣長對此計畫相當重視,8月13日前往視察;徐縣長表示,出磺坑地區有著特殊的自然背斜地形跟石油資源,歷經不同政權長時間的墾拓,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工業文化景觀,出磺坑於96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苗栗縣第一個「文化景觀」區,此次再造歷史現場計畫,希望能整合對岸的客家文學花園計畫,串連後龍溪兩岸的文化歷史景觀,打造具有特殊文化意涵的觀光亮點。

臺灣雖然沒有大量的石油蘊藏量,但以全球角度觀之,臺灣在石油的發現及開採有著相當長遠的歷史,西元188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曾在出磺坑設立官辦的煤油局,西元1895年、被日本海軍省指定為「海軍預備油田」,苗栗出磺坑地區歷經日本時代的淺野總一郎、大倉喜八郎、日本寶田石油公司、日本石油公司等日本私人企業的探勘開採。戰後台灣中油公司更是用心經營,並在此地設立「臺灣油礦陳列館」,最近中油公司重新設計陳列館,以「老油田、新樂園」的概念,透過多媒體展示,傳述這塊亞洲老油田的歷史故事。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打破以往單點、單棟、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概念,透過結合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整合地方文史、文化科技,跨域結合地方政府各項發展計畫,期待能夠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為順利推動「苗栗縣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再造計畫」,台灣中油公司與苗栗縣政府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整合台灣中油公司、苗栗縣政府等產官學各界,以「建構出磺坑記憶庫」、「有形文化資產的空間治理」、「無形文化資產的傳承」及「歷史現場再現與產業加值計畫」等四大面向。

目前出磺坑礦業歷史現場活化發展計畫在縣府的強力主導下,已順利地陸續進行中,預計於109年11月完成所有計畫的執行,加上客委會大力支持,未來將結合對面台6線福德的後龍溪高灘地的「客家文學花園計畫」,共同打造公館出磺坑地區為苗栗文化觀光新亮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