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府呼籲農民勿露天焚燒稻草

  【本報訊】「露天燃燒占PM2.5汙染源總量近4分之1」。縣府農業處表示,每年稻作收成後,農民習慣燒稻草減少病蟲害,卻造成空氣汙染,引發民怨。縣府環保局將派出多組人員加強制止露天燃燒稻草行為,並將依「空汙法」露天燃燒行為,裁處5仟元至10萬元罰鍰。

  農業處建議,水稻收成後,將稻草殘體斬切均勻撒佈於田面,經曝曬乾燥後,再翻犁入土中,透過微生物自然分解、熟成,由於其含大量不易分解之纖維素、木質素,可增加土壤有機物,為長期保育土壤肥力及維持農業永續生產力之耕作方式,如有技術相關疑問可電洽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詢問,切勿自行燃燒稻草以免受罰。

  PM2.5為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懸浮粒子或稱為細懸浮粒子,能夠在大氣中停留很長時間,並可隨呼吸進入體內,積聚在氣管或肺中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