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監察委員王幼玲9日上午會同楊芳婉、包宗和、江明蒼等3位委員一同蒞縣巡察,在埔里鎮公所3樓大禮堂接受民眾陳情,並由副縣長陳正昇、埔里鎮長周義雄陪同聽取縣府及埔里鎮公所有關空污防治、心肺X光健康篩檢等簡報,會中也進行座談,聽取在地的聲音,陳副縣長企盼透過監委能敦促中央務實拿出對策切實改善PM2.5空污危害。王監察委員也表示,此行收集意見將提供行政院參考。
陳副縣長表示,南投縣擁有好山好水,沒有重工業區,卻因地理位置位處中部火力發電廠及雲林六輕之間,近幾年常受境外污染物移入影響,致白雲染塵,縣內埔里鎮及竹山鎮等鄉鎮飽受PM2.5危害,埔里更因盆地地形影響空氣汙染物易累積,PM2.5惡化情況相當嚴重,為不僅屢登全國版面,埔里環保媽媽更成立自救會。據研究數據顯示,本縣60%-70%固定空氣污染源為外來環境影響,空氣品質不良造成民眾健康危害,盼中央及台電能對症下藥,謀求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案。
陳副縣長也指出,為能改善縣內空氣品質,除境外污染物移入因素無法短期立即改善外,縣府環保局近年來針對有助提升縣內空氣品質措施,積極推動多項防治措施改善空氣品質,如輔導農民收穫機附掛稻草切割機斬碎稻草,曬乾後現地翻耕掩埋及配合施灑益生菌肥分解技術,推廣環境永續循環取代傳統的稻草燃燒行為,老舊二行程車輛管制汰換,運用e化系統、UAV空拍機等輔助稽查等,今年度將以推動鍋爐燃料由重油或生煤等燃料改成天然氣為首要目標,努力減少在地原生污染源之排放。另縣府104年成立南投縣空氣污染減量工作小組,與在地民眾也一起努力,埔里鎮公所更率先全國成立鄉鎮級的空氣污染防制委員會,並結合民間信仰鼓勵推動低碳民俗活動、紙錢集中焚燒、以米代金等,減少在地污染源。
周義雄則說,近年來公所配合縣府積極宣導不要露天燃燒,並道德勸說宮廟民俗活動減用鞭炮、金香減量及集中處理等,對本地污染源改善相當大,埔里天后宮「千人行腳、祈福萬人」超環保媽祖遶境,以環保禮炮取代鞭炮,徹底施行不燃鞭炮、不放煙火且不燒金紙的零空汙訴求,開創全國首場零垃圾、零汙染的媽祖遶境,就是成功案例。但埔里位於下風處,雖境內污染減量已見成效,境外污染源卻未見改善,每個月不良比例超過一半,中火排放應是埔里空污是元凶,埔里鎮民有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期望中央積極提出有力對策改善。
衛生局長黃昭郎則指出,就公共衛生學角度而言,源頭管理是改善空氣污染的最重要作為,阻斷污染源更是改善PM2.5空污最有效的途徑,縣府除宣導一般民眾及敏感族群有關PM2.5對健康之影響及自我防護措施外,從105年起也逐年編列預算執行全縣X光肺部檢查,105年執行經費211萬元;106年執行經費共105萬5,000元(兩山地鄉由IDS承作醫院協助胸部光巡檢項目,費用另由健保署代審代付)。其中105年共辦理177場次檢查人數為13,063人;檢查結果初判, 心肺疾病異常2,266人,106年共辦理145場次檢查人數 為14,529人,檢查結果初判,心肺疾病異常1,544人,發現心肺疾病異常個案,也協助轉介至胸腔科或其他科別門診續追蹤,維護縣民健康。
當天共受理2件陳情案,其中,許姓民眾陳情有關警察人員疑似涉及貪瀆時,在一審判決前即予停職處分,與現行公務員相關法令有所抵觸,嚴重影響警察權益及士氣案,另一案為教師權益問題。4位委員也關心福興溫泉區及長照目前的進度及執行情形,陳副縣長及周鎮長也提出統籌分配款與城鄉差距議題,請委員建請中央研議,改善偏鄉財政困境,促進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