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張老師」與您疫起營造好生活

  【本報訊】近日又傳COVID-19境外移入案例增加,民眾在賣場門口大排長龍只為搶購口罩,但因為賣場分店進貨問題,全台開賣不到10分鐘就完售,導致許多清晨就來排隊的民眾空手而歸,將不滿的情緒轉移到網路平台上。

  受到因疫情而產生的焦慮影響,我們會傾向購買大量用品,甚至遠超出於個人或家庭所需要的,不但會影響他人的生活,更有可能因此造成他人的困擾及不滿而增加衝突的發生。疫情尚未趨緩,我們的心也跟著懸著。台北「張老師」呼籲我們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法,試著照顧自己與他人的感受以及轉換思考方式,讓大家都有更好的生活空間:

  將心比心,體諒他人:當發現自己沒辦法買到所需要的物品時,缺乏必需品的害怕,或是排隊許久卻依舊買不到的憤怒,可能一不小心就會發洩在現場服務的工作人員身上。但其實很多情況並不是基層的服務人員能夠掌控的,這時候若是能將這些不滿的情緒轉化成一句「辛苦了」,就能夠為辛苦的工作人員們帶來力量。

  時常觀察自己的內心狀態:對於疾病的擔憂、生活習慣改變的不安、遠距離產生的無奈與思念,或甚至是對於目前狀況感到無助,都會讓我們感到無力,也容易因此少了耐心和包容;時常關照自己的內心狀態,以避免這些情緒將我們拉進更加負面的漩渦。

  善用科技,縮減彼此的「社交距離」:為了因應疫情,人與人之間硬是多了一道透明的牆,人們可以相聚一起談心玩樂的時間大大減少,我們仍可以利用通訊軟體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利用快遞為對方送上一份心意,甚至可以舉辦線上的電影討論會!改變交流的方式,不讓疫情拉開您與親朋好友的距離。

  面對疫情,更需要我們每個人互相幫助,照顧好自己也體諒他人,讓我們一起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張老師」也是每個人支持的力量,在自己感到焦慮不安,或是希望能有人可以聊一聊時,可以撥打「1980─依舊幫您」輔導公益專線,讓電話另一端的「張老師」傾聽您心底的聲音,陪伴您一起面對困境。中華電信之用戶(手機、家電與公共電話)直撥1980專線,皆免付電話費用。

  恭賀!!恭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百大亮點傑出校友,喜見11位在「張老師」一直以來鼓勵提供及支持著我們讓「張老師」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元、更好的服務機會

社會公益類

教育系吳清基教授(救國團召集人)

心輔系張德聰教授(前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

心輔系賴念華教授(前臺北中心輔導委員)

學術研究類

心輔系金樹人教授(前臺北中心主任委員)

衛教系晏涵文教授(臺北中心指導委員)

社教系饒夢霞教授(臺南中心副主任委員)

心輔系宗耀民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教育耕耘類

心輔系陳明終教授(前臺北中心輔導委員)

公領系鄧毓浩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心輔系張景媛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產業實務類

人發系葛 惠教授(張老師董事)

心輔系林穎異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心輔系鄭秀姿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其他貢獻類

教育系汪履維教授(臺北幼獅)

心輔系陳李綢教授(前張老師義工)

心輔系郭麗安教授(前張老師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