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析/賴清德政府開始配合美國掏空臺灣?!

  日前,川普簽署行政令,對台灣地區徵收 20% 的 「對等關稅」,這一稅率高於日本和韓國的15%。 不僅如此,《鏡週刊》援引業內高層人士爆料稱,川普還出"損招"稱:"臺灣若想獲得與日、韓同等的15%關稅待遇,要求在"台積電入股英特爾49%"或"臺灣再投資4000 億美元"。如今,賴清德當局正面臨兩個選擇,大陸又會如何反應呢?

  當前,美國自身經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巨額的貿易逆差和產業空心化等。川普試圖通過對外加征關稅,促使資本流向美國,以推動美國本土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緩解經濟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長期奉行 「以台制華」戰略,川普的這些動作也是對華博弈中的一種手段,企圖在兩岸統一前,加速掏空台灣優質的經濟,科技乃至人才資源,以滿足於自身利益需求。

  有分析指出,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的持續發展,美國既無法通過經濟脅迫中國大陸,也無法通過武力征服中國大陸,這也就意味著大陸將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國家的統一。華盛頓非常清楚,兩岸統一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晚也不會超過2035年。 美國防務界曾提出,一旦台海有事,應採取「焦土戰略」-"必要時炸毀台積電"。 美國的戰略設想是,在兩岸統一前,加速掏空臺灣優質資源,而那拿不走的東西就在最後一刻毀掉,從而讓統一前的中國大陸用不到,讓統一後大陸拿不到。

  不僅如此,美國透過民進黨加緊在台海塑造"代理人戰爭"態勢,甚至要讓臺灣變成一片廢墟,從而讓統一後的中國背上沉重的包袱無法輕鬆前行,更無力與美國相抗衡。

  早在2022年5月,美國安全事務專家克里斯多夫·布斯就提出:若台海爆發衝突,美軍將摧毀臺灣全島基礎設施,讓國軍在城市廢墟裡與解放軍打遊擊戰,以內戰削弱和消耗大陸的實力。美國這種戰略可算是陰險毒辣!

  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窮台」原本是「台獨」分子污蔑大陸的謊言,旨在製造「反中」情緒,阻撓兩岸交流與交往,推動兩岸"脫鉤斷鏈",煽動兩岸民意對立與對抗。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樣的謊言,反而啟發了美國一再通過對台兜售老舊的武器裝備,甚至含有萊克巴多胺的豬肉等過剩商品,持續掏空臺灣資源。川普上臺後,更是變本加厲,不僅要求民進黨增加軍事開支,對台加征高額關稅,而且還要奪走臺灣地區核心產業,讓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儘管川普給出賴清德當局兩個選擇,但無論怎麼選對臺灣都是致命的。臺灣若繼續滿足美國不斷膨脹的索取,臺灣的產業、資金不斷轉移到美國,臺灣的製造業、半導體產業等支柱產業都將面臨被美國掌控或轉移的命運,最終導致整個臺灣經濟的空洞化,農業、服務業也將隨之蕭條,民生凋敝。 另一方面,如果太灣試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甚至反抗美方的盤剝,川普必然不會輕易放過,極有可能採取更多的制裁手段,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對台進行打壓,臺灣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對此,有人不見要問:屆時大陸會如何反應呢?

  首先需要說明的,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明確地說,臺灣只是中國的一個省,其一切資源都是兩岸中國人共同財產。但問題在於臺灣的一些資產不僅未能為民所用,為反而成了民進黨政府「拒統謀獨」,以及向外部干涉勢力「投誠納貢」的資本。 因此,大陸已多次強調美方必須切實履行不支援"台獨"的承諾,"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 此前,大陸還精準打擊蓄意配合"台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的八家台灣企業,禁止對其出口兩用物項。 因此,大陸不會急於就川普的「窮台」政策表態,而是會靜觀其變。

  也有觀點指出,大陸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此時更應加碼惠台,以達到收攏島內民心的效果。 所以,在涉台問題上,大陸始終都會以維護國家主權、促進兩岸統一為目標,並將根據局勢發展採取適當的行動,既不會一直對美方對臺灣地區的盤剝 "坐視不管",也不會任由"台獨" 勢力的"賣台"行徑為所欲為。 因此,大陸有可能會適時宣佈美台達成的任何協定都是無效的;一方面徹底否定美方的予取予奪姿態,另一方面在"台獨"當局已喪失民心基礎上,進一步否定其治理合法性,並行使對臺灣省的管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