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人類該如何與自然和平共處

親愛的朋友: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想從一群「海洋旅人」海龜們的處境,寫這封信給您。

  前陣子在網路瘋傳的上萬隻欖蠵龜(Olive ridley sea turtle)於白天登上印度東部海域產卵的畫面,為許多人在疫情肆虐下的愁悶生活,帶來些許振奮鼓舞。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後,人類活動受到限縮,讓空無一人的城市街道、河道、沙灘上出現不同光景。 人們也開始反思,在疫情之後,人類該如何與自然和平共處。

  然而在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物種滅絕速度卻是加劇。根據去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服務政府間科學及政策平臺」(IPBES)所發表的一篇詳盡評估報告, 目前大約有100萬種物種瀕臨絕種,這史無前例的數字裡,超過三分之一是海洋動物!
每日$20小額捐助,幫助我們為這些美妙生物而戰

  以海龜來說,全球有7種海龜,其中6種就面臨絕種威脅。海龜們誤食塑膠這令人沉痛的消息,頻頻出現,可見海洋塑膠問題之險峻;全球每年有6%漁網、9%捕魚陷阱、29%延繩釣具(longlines)成為 殘留海洋的污染物,例如2018年在墨西哥海域就發生約300隻欖蠵龜被「鬼網」纏身而集體死亡的不幸事件;此外 工業化無差別捕撈更常混獲海龜,根據2010年一項全球海龜研究,光是1990至2008年這十八年間,預測就有850萬隻海龜被捕撈到;而 氣候變遷更限縮了牠們的生存棲地和食物來源。處在十面埋伏危機裡的海龜們,呈現的僅是眾多海洋生物受到嚴重威脅的冰山一角⋯⋯

  不過,只要積極行動,扭轉劣勢永遠不晚! 綠色和平一直積極與各國攜手爭取制定「巴黎氣候協定海洋版」——《全球海洋公約》,讓具有約束力的公約,限制人類不當的開發活動並且抵禦各種破壞和污染 。我們長年遊說政府及企業加強海洋保護相關政策,透過船隊長期在海上的調查和揭露海洋受破壞的真相,以具體證據向各國領導人及企業表達守護海洋的迫切性!

  海洋生態環境的健全,是守護氣候的關鍵。 在生物多樣性日的今天,邀您長期支持我們的工作,一起為萬物生靈許一個生生不息的願望!

                                       綠色和平海洋守護 黃毓琪

  Ps. 綠色和平創立50年來,沒有停止過為海洋發聲,支持者的善款幫助過我們爭取南極羅斯海保護區、磷蝦業者承諾捕撈禁令,現在就 加入每月捐助 ,讓改變成真,挽救生命!

捐款支持 首頁 取消訂閱
會員查詢:+886 (02) 2361-2025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一般查詢:+886 (02) 2361-2351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綠色和平在 Facebook 綠色和平在 Instagram 綠色和平在 Youtube 綠色和平在 Line
Copyright ©2020 綠色和平 | 10045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9號 sup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