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收到一位學者傳來一篇今日爆紅的台灣國產疫苗等於美國疫苗的洗腦文,心跳就一直無法平復到現在。如此漏洞百出、低級反智的文章,1萬多個讚、6千多個分享,所以,再次證明大眾只想「聽自己想聽的」、而不是「應該聽進去的」,當假新聞成顯學反而給了製造假新聞者無限空間。
真相1:中研院沒有「國產疫苗」研發中心這個單位。
真相2:「國產疫苗」是「美國老爸」給的原料,不用擔心,是胡扯。美國自己研發的疫苗都要經過臨床試驗證明,其指稱的「美國原料」是技轉自美國國衛院(NIH)的一支S-2P重組棘蛋白,只是當時眾多潛在的「候選疫苗」基礎之一。疫苗不是打一把鑰匙,照著去刻磨就保證每一支都能開啟關閉的門—它包括濃度、佐劑、施打隔間的時間等等各種專業設計,動物實驗效果好、也不代表人體就完全一樣(畢竟人不是鼠輩);免疫反應好,也不代表臨床保護能力強,所以才需要一期二期三期臨床試驗作下去。(如果只靠想當然爾推理就可以,那疫苗開發只要小說家不用科學家)
真相3:「我參加了人體試驗,沒有副作用,表示疫苗很安全。」這話太詭異。「正常」沒有「作弊」的人體試驗是「雙盲」,雙盲的意思是--打的人和被打的人,都不知道打進入的是真的疫苗、還是維他命之類的安慰劑,就是要等到解盲之後比對,才能知道,疫苗的試驗組到底有沒有效(如果打個維他命的反應也一樣,那打疫苗幹嘛???)
真相4:目前國際主要的COVID-19疫苗--AZ、Moderna、BNT輝瑞,「都有經過大規模的三期臨床試驗,並在確認期中報告後,才通過授權上市,更在上市後同時將社區試驗完成,緊急授權與一般授權最大的差異,在於緊急授權縮短了試驗中的行政流程、法律審查時間,臨床試驗的條件並沒有縮水。」上述沒有一個只做了二期就上巿的。
真相5:BNT 總體保護力 95%、重症保護力 92%;AZ總體保護力70%、但重症保護近100%;Moderna總體保護力94%、重症也近100%。中國疫苗日前公布的國藥,總體保護力78%、重症也近100%;科興---總體保護力只有勉強跨越WHO標準的50%。
真相6:為什麼中國復星拿到了BNT的大中華代理權,在中國境內卻沒辦法用(是否因戰略卡死台灣,也許不無可能,無法定論。)但重點在於,中國一直有國藥國用的方針,過去進口藥物的審查流程困難重重,並且一定要自己全部重做臨床試驗。可以進口的藥價幾近是天價(大家至少看過《我不是藥神》吧...),他們使用原廠藥與國際的時間差很大,藥品審查法規長期未與國際接軌,直到近幾年才開始有些調整。COVID-19又是個大內/外宣的絕佳時機,無論如何以國產疫苗、宣揚國威(人民權益是什麼?國家利益威望才最重要........這有沒有讓大家有點啟發呀??)
真相7:疫苗很重要,但是得是「有效」與「安全」才有用處。疫苗在這樣難以防堵的大流行傳染病下,是極為重要的工具,但是,疫苗是打在健康人身體上的,如果有問題沒有被發現,原本健康的人反而出事,而且大批的人去打,若後遺症很大,便會衍生出重大的公衛事件。而如果打到效果不佳的,結果全體以為接種率高而安心,結果防疫鬆綁,然後全城淪陷,死的更慘。(巴西智利就是打了中國科興,明明接種率高,結果疫情又起呀....)
真相8:我們需要獨立專業科學家勇敢的聲音。去年夏天,美國疫情最嚴峻的時刻,川普屢次批評美國FDA延誤核准疫苗師打的時程,更試圖影響他的選情。前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長高特里布說,「我們不會因為任何政治因素研發疫苗,這會是科學、醫學和數據的決定。」而輝瑞、莫德納和嬌生簽署聯合聲明,承諾在確定疫苗安全有效之前,不會尋求政府批准。所以,國家領袖超越專業科學的預告,是十分不恰當的。( #國衛院、#中研院 近日同時發出國產疫苗研發和上巿相關訊息的澄清稿,也可以算是一種低調的專業堅持了吧~~)
真相9:如果台灣不幸疫情嚴峻、又無法快速取得有效疫苗,要搶先推上未完成臨床試驗的國產疫苗救急,大家必須理解,這樣的疫苗註定不會被國際所承認。這其實讓人很難過,我和同事在疫情初期時訪了許多國內頂尖的一線疫苗研究者,我覺得初期台灣研究人員的士氣很高昂,雖然歷經了腸病毒、登革熱、MERS疫苗開發的挫折,但因為基因工程、材料工程的與時俱進,縮短也縮小了科學門檻和資源落差,我們亦有自己在醣蛋白、廣效疫苗、甚至奈米工程等的優勢,如果COVID-19註定成了流感化的疾病,疫苗需求也可能成為常態,台灣認真支持和鼓勵研究環境、佈建友善先進的法規制度,也可以在第二代或三代疫苗上有競逐機會,真的不需要成為三流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