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昨天直接表明「重啟核四不會是台灣未來的選項」,推動廢核公投時,蔡英文說過「解決核四問題,公投是必然的路,決定權應該交還人民」,卻不尊重2018年已經通過「以核養綠」公投的事實。從昨天的談話看來,蔡英文也不打算依循12月18日「重啟核四」公投的結果,更不理會國際減碳要求,不管在野意見、全民公投結果,決心由她自己擅專。當年民進黨高喊的「民主」,已成為「民進黨作主」。
氣候變遷讓核能發電達成減碳目的成為全球趨勢,正在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核能獲得充分重視及廣泛討論。如今美國能源部以及歐盟都將核能定義為「潔淨能源」,法國、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甚至認證核能是綠色能源。法國總統馬克宏更在昨天宣布:要增建6座壓水式的核子反應爐,核能會越來越被國際接受。國際趨勢如此,為何蔡政府還堅持火力發電,緊抱「廢核」神主牌,不願意面對國際最新研究與趨勢?
昨天公布的「2022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竟然名列全球倒數第五,環保署不檢討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或在點出國際指標計算錯誤後,提出修正版的評比結果,卻只放話考慮以後不再參加評比,完全就是不願意面對問題的鴕鳥心態,更凸顯蔡政府的一意孤行。不面對能源配比以及環境汙染的結果,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
在少子化加上火力發電(含天然氣)比例升高下,未來台灣的人均碳排量只會越來越高,可想而知,「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成績會繼續倒退,電價則會上漲。過去一年美國天然氣價格飆漲180%,民進黨一直沒告訴人民真相,燃氣發電比重拉高到50%後,國內電費會漲多少?蔡英文2025年綠能發電占20%的承諾,現在才達成5%,剩下的缺口又要如何彌補?
蔡政府執政下,綠能發展跟不上規劃進度又不要核四,為了確保電力供應穩定,核二、核三是不是要延役?核四該不該重啟?都要負責認真的思考。請蔡英文不要只會喊「非核家園」口號、操弄核能安全恐懼,而是要讓相關議題透過這次公投,可以被充分討論,落實人民作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