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財經》年會“《財經》年會2022:預測與戰略”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針對今冬明春疫情的形勢和中國應該採取的防控策略發表演講。他的觀察頗有真知灼見,特推薦閱讀。
以下是吳尊友11月28日的演講全文:
大家好,謝謝主持人的介紹,非常高興來參加今年的《財經》年會。我不是做經濟的,但這兩天能夠感受到,疫情的一點點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這兩天南非變異毒株奧密克戎的發佈導致股市下跌,很多國家在考慮要不要取消從南非飛往他們國家的航班。
今天就討論一下今冬明春疫情的形勢和我們應該採取的防控策略。我會從四個方面做介紹:一是當前的新冠疫情特徵;二是從去年開始我們就說,打了疫苗形成群體免疫後,新冠肺炎就不會流行了,為什麼疫苗接種以後還會出現疫情的流行?原來群體免疫被打折扣了,我們看看是怎麼打折扣的;三是介紹一下圍堵清零策略和入境隔離策略,對我們國家的意義以及在未來的防控策略當中的作用;四是防控策略。
全球的疫情分佈不均衡,疫情重點國家占到全球的總疫情的60%,其中10個國家就占了一億五千多萬。
我們看一下全球新冠疫情從去年年初以來的流行趨勢圖。到目前為止,已經是第四波流行。很多醫學專家,包括流行病學專家曾經對新冠疫情做過預測,但好多預測都沒有預測到位,因為對新冠的很多特徵,我們的認識還是很有限。
實際上,在前一段時間,包括一些權威機構專家說,現在已經打疫苗了,今冬明春疫情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了。話音剛落沒多久,歐洲又變成了第四輪全球新冠疫情的中心。現在全球來看,歐洲的疫情最為嚴重。
目前全球的疫情特點是,最近一周每天確診在50萬例上下浮動,震中還是在歐美,現在流行的毒株仍然是德爾塔,不是南非的奧密克戎,其他的毒株也比較少。
我們簡單看一下其他洲的情況,北美洲是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右邊的圖是歐洲的情況,全球的疫情形勢主要受到歐洲的流行影響,歐洲現在正處在流行高峰,像德國及歐洲的好多國家,都出現了自疫情以來單日報告數突破歷史記錄的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些現象?東南亞和中東地區的疫情,目前還沒有出現像歐洲的情況,太平洋和非洲目前也沒有出現像歐洲的情況。雖然南非的新冠病毒變異了,但目前來看,非洲國家還沒有像歐洲那麼嚴重。
印度前一段時間疫情鬧得很厲害,現在突然控制住了。至於是什麼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專家也沒辦法去解釋。日本在奧運會的時候疫情熱鬧得很,奧運會結束以後,疫情也慢慢消停了。
印度和日本這兩個疫情的案例值得我們去研究,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兩個國家在疫情高峰以後控制住了,也沒看到他採取特別強有力的措施。
韓國現在疫情上升比較快,在亞洲算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馬來西亞疫情也處在一個較高的位置。周邊國家蒙古和緬甸處在較高位流行。,越南前一段時間疫情很厲害的,可以看到從8月23日到11月24日,實施全城戒嚴,軍隊、員警直接介入到疫情的控制,現在越南的疫情仍然處在一個高位。
歐洲當前疫情形勢十分嚴峻。英國的疫情目前維持在高位,總共報告了900多萬例感染者,疫苗接種率達到了74%,在這麼高疫苗接種率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這麼嚴重的疫情,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分析和思考。
俄羅斯現在的疫情也處在流行以來最高峰的階段。法國疫情有回升,現在也是處在一個較高流行的階段,它的疫苗接種率達到72%。大家在媒體上已經看到了,德國可能是目前疫情報導最嚴重的國家,日報告數超過了6萬例,疫苗接種率也是比較高的。
西班牙的疫情稍微好一點,但也處在一個較高的位置,它的疫苗接種率達到了80%。義大利近期疫情也在上升,疫苗接種率超過70%。美國一直是全球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
巴西最近幾個月疫情控制得比較不錯。這裡面有很大的原因是疫苗的應用,特別是中國科興的疫苗在巴西廣泛應用,對控制疫情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科興的疫苗總監前一段時間到巴西去現場瞭解情況,應該說疫苗的接種對巴西近期的疫情控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講一講大家更關心的事情。最近幾天報導的南非變異毒株,這是一種新的變異毒株,比前幾次變異的位點多,達到了32個變異位點。
變異病毒每天都在發生,現在已經發生了成千上萬種變異了。但是值得關注的變異,世界衛生組織分成三大類,一般變異毒株、值得關注的毒株 (Variants of Interests, VOI)、需要特別擔心的毒株 (Variants of Concerns)。雖然奧密克戎更可能是介於VOI 與VOC兩類之間,慎重起見,世界衛生組織還是把它劃分到要特別擔心的類別(VOC)。
為什麼這樣劃分?根據它的變異位元點,從兩個角度考慮:第一,它和人類細胞的結合力是不是加強了?如果結合力加強了,傳染性就加強了。第二,它逃避免疫打擊的能力是不是增強了?感染者產生的中和抗體能不能把它消滅掉?如果不能消滅掉,疫苗產生的效果就會有限。是從兩個角度對病毒進行定義。
這張圖顯示的是一個比較阿爾法病毒、德爾塔病毒、奧密克戎病毒的變異情況。數學模型顯示,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德爾塔還強。但不管病毒怎麼變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手衛生等這些公共衛生措施,對所有變異的毒株都是有效的。
疫苗會不會有效?有效,但可能會打折扣。什麼樣的情況下有效?就是我們打加強針、抗體滴度高的時候,對於變異的毒株是有效的。如果你沒有完全接種疫苗,或者接種一段時間後尚未打加強針,對抗變異的毒株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會出現疫苗突破病例。
大家對奧密克戎不必過於擔心,它剛剛出來,真實面貌怎麼樣,我們還不能完全認識。會不會超越德爾塔成為全球的主要流行株,不僅僅取決於它的生物特性,還取決於我們感染者的社會特性。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這群毒株在一個地方流行,這個地方和社會的交往很有限的話,就很難成為全球主流的流行毒株。人和人的交往是傳染病流行的最主要方式,交往密切同時傳染性強,才可能成為全球的主導毒株。如果你是相對封閉的,不和社會交流,或是社會交流很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成為全球的主導毒株。
再者,如果我們發現這種毒株後,實施的防控策略有效,把它限制在一定範圍內,也不可能成為全球的主導毒株。對於奧密克戎未來的發展,我們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現在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我們堅持常態化防控的措施,就能夠防止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
從全球各個國家的疫情情況概括四點:第一,雖然全球範圍內疫苗接種率很高,今冬明春全球新冠疫情依然嚴峻;第二,中國面臨的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仍然巨大;第三,從歐美國家近期疫情來看,疫苗接種沒有形成我們期望的群體免疫。
第四,今冬明春流行毒株主要是德爾塔毒株,南非變異毒株奧密克戎能否發展成為主導毒株,需要進一步密切觀察。這是我對今冬明春疫情的判斷。
原來說打疫苗就能形成群體免疫,為什麼現在群體免疫沒有能夠阻止新冠流行?實際上,新冠病毒讓群體免疫打了折扣。這種打折扣不僅僅是我們的滅活疫苗,美國輝瑞的mRNA疫苗同樣打了折扣。所有的新冠疫苗在群體免疫當中,都沒有我們原來想像的那麼理想,被打折扣的機理和幅度基本相似。包括我們國內的科興的疫苗、國藥的疫苗,美國的mRNA的疫苗,如果沒有打加強針,打疫苗的時間一長,一旦抗體滴度下降,就會出現突破病例。
之所以打折扣,是因為自然感染也好,打疫苗也好,產生的抗體超過一定的時間就會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保護效果就沒有抗體滴度高的時候那麼好,就會出現突破病例。
第二種情況是,在冠狀病毒變異毒株之間,沒有交叉保護作用。什麼意思呢?從阿爾法到德爾塔,到奧密克戎之間沒有交叉保護作用。它和流感不一樣,比如甲型流感微小的變化以後有交叉保護,而且疫苗保護時間能維持一年,冠狀病毒疫苗的保護時間達不到這麼長。
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人群接種率達到了85%,但真正能起到保護作用,達到抗體滴度保護程度的可能只有30%-70%。至於在哪個點,我們現在並不清楚,而且測量這個抗體滴度也比較複雜,在大量人群中做還是很困難的。
科學研究表明可以“反折扣”。加強針接種以後,抗體很快上升,抵抗變異毒株的能力得到了加強。如果打了加強針,預防感染的保護效果又回到了我們預期的80%、90%,交叉保護作用也提高了。所以我們要“反折扣”。我們不能只給80%、90%的人打疫苗,要給所有的人打疫苗,理論上100%的人都得打疫苗。
所有的人隔一段時間都得要打加強針,因為它的免疫特徵決定了,過一段時間抗體就會降下來。人人打疫苗,人人打加強針,能夠把新冠病毒對群體免疫造成的折扣折回來一部分,就能提高人群抗擊新冠流行的效果。
第三部分講一講策略。比較一下,左邊是中國的新冠流行圖,只是在去年春季的時候一個高峰,後面基本上風平浪靜,雖然有30多起爆發的局部的疫情。
全球的疫情為什麼會出現天壤之別?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矚目的新冠防控效果,主要就是採取了圍堵清零政策、入境隔離政策,這個政策是我們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最重要的核心內容。
圍堵清零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策略,符合傳染病防控的原則,可以把疫情遏制在早期的萌芽當中,防止疫情疏散。讓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免受疫情的影響,最大限度的保證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正常運行。
圍堵零清政策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效果非常好。我們國家境內多數情況下沒有新冠病人,新冠的傳染源要麼是境外入境的人員,要麼是境外貨物帶入,所以入境隔離是圍堵清零中,外防輸入發現感染者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中國沒有採取圍堵清零的政策,按照全球的感染情況,中國會有4780萬人感染新冠,會有95萬人死亡。和金磚四國比,如果我們沒有採取圍堵清零的政策,中國會有5497萬人感染新冠,會有114萬人死亡。
如果中國的感染率和發病率和美國、英國相當,我們不採取圍堵清零政策的話,中國的感染人數會在二億四百萬到二億六百萬人;如果按照英國和美國的發病死亡率,會有300多萬人死亡。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圍堵清零政策對按中國防控的意義。現在對於圍堵清零和入境隔離,大家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從我們剛才的分析來看,圍堵清零、入境限制是我們疫情防控策略的核心,必須得堅持,至少今冬明春必須得堅持。
前段時間美國提出了他們的防控策略,叫做“疫苗接種+72小時核酸陰性”,歐洲一些國家也效仿,這樣一個入境策略不符合中國的情景,我們不能採納。
為什麼呢?對於絕大多數歐美國家來說,國內的病人數遠遠大於境外輸入的病人數,所以這個策略對他們的疫情一點影響都沒有,可以說只贏不輸。對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疫情清零以後,國內沒有疫情,所有的感染源頭都是來自國外。如果按照這個策略,那國內肯定控制不住,我們將近兩年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能夠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生活綜合發展的最佳疫情防控策略。要制定出這樣一個最佳防控策略,是科學認識+政治智慧+民心所向的結合。
希望我們能夠儘早地找到平衡好疫情控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防控策略,謝謝大家。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對文章觀點保持中立,文章真實性無法考證,內容僅供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