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初步微信調查,除了福州及閩東甯德霍童保留有“境”的地名,閩北、閩南均沒有。臺灣一位老朋友說:民間所說的“境”,就是社區。維基百科說,境是一座寺廟的祭祀圈。這好像不夠準確。應該是古代一個村落(社里)共同祭祀的社神(福州統稱大王)。
始于唐末王審知開閩,盛行於元明清,是福州乃至閩東寧德、臺灣的底層社區民間信仰遺存——境。據清代《堯沙唐氏族譜》載,唐氏跟隨王審入閩的唐綺,
祖籍“河南光州固始魏陵鄉怡山境”,與福州鼓樓區怡山境同名,但詢問固始文史界已查不出“境”的記載,當地也無“境”的說法。這種起源于農耕社會村落社火,集體祭神的民間信仰地名“境”,只保留在福州、寧德、臺灣,庚續久遠的地方民俗文化傳統。
作者簡介:
歐潭生,男,福州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現任福建省文史館文史研究院副院長,曾任福建省曇石山博物館館長、閩江學院考古學教授、福建師大考古與博物館學研究生導師。(作者說明,年老兼電腦盲,每篇文章都是用手機寫發給工作室上公眾號,太短請讀者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