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議題,我們台灣人只要冷靜思考一個問題就明白了;倘若臺灣的命運真在自己手上,那我們就不應該犧牲自己的健康去吃美國萊豬、日本核食、花比其它國家還多的錢去買美國過期的二手軍備、以及購買大陸不要的澳大利亞萊姆酒等等等等。
臺灣無法擺脫地緣宿命,只能認清事實。
賴清德訪上海時提到「臺獨」,稱「臺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引起輿論的關注,但有人更關心美國政府的說法。80年代開始美國對兩岸的態度,就是只要雙方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35年後、由於中國國力日盛,擁有的國際發言權也越來越大,中美兩個大國互相依存度也越來越緊密,美國對兩岸的態度和標準答案(早就刊登在美國國務院網站):"應以臺海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 (in a manner that is acceptable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和平化解歧見"。用白話文說,就是「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 兩岸統獨議題目前急迫性日益逼近,臺灣「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次序終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其實無限期拖延兩岸政治對談在時間上對臺灣並不有利。
第一,「一國兩制」於1982年剛提出時,前總統蔣經國已明確表示不能接受;那是因為大陸當時文革浩劫剛過,改革又尚未成功,那時全中國的確百廢待舉,相對的,臺灣那時還擁有相當的談判籌碼可用,可惜這二十年來臺灣經過幾番政權更替與藍綠內鬥,不但磋跎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連以前擁有的籌碼也喪失殆盡。難道臺灣非要拖到手中完全無牌可打,任人開價才肯上談判桌嗎?
第二,大陸新世代已經了解臺灣民主發展並不是好的典範。民主發展要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大陸年輕一代已經看清,同樣是實行西式民主,為什麼臺灣政府實施民主會如此荒腔走板;比較難堪的是「臺灣存在很重要的一個理由,竟成了負面教材,提醒大陸在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制度時,要謹慎斟酌,勿重蹈臺灣的覆轍」。
「大陸年輕一代已經不會希望,大陸一定要走向美式民主」,中國政府也在不斷的透過政治革新來證明給全世界華人看,舶來品的西方民主,在純粹中華土壤上不但無法生根發芽,更可能會水土不服。
今天孫中山已成了大陸的政治圖騰,中共成了三民主義的真正實踐者,對中共而言,國民黨已沒有利用價值,妄想靠著中共撐腰來維持它在臺灣的地位 ,又想靠著拒統來維持自己的選票;這不是荒謬的邏輯嗎?
按照目前國民黨的政治走向,和民進黨當局一樣,心甘情願當美日"抗中"的鷹犬,以維護臺灣“所謂美式民主”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是他們唯一能說服自己的一條路,這也是我們唯一能自欺欺人說服自己的一條路。臺灣再繼續這樣拖耗下去,未來國民黨只不過是個充當美國傀儡的走狗角色而已。因為,在外國勢力眼裡,臺灣永遠只是一枚棋子,是存是棄,棋子沒有發言權,唯視主人的利益取向。
臺灣人沒有尊嚴,在自己的家門口受日菲越等外國人欺負,原因何在?臺灣人口不可謂不眾,臺灣軍隊在亞洲甚至於在全世界都不算弱,為什麽不能撐起國家的尊嚴?為什麽保護不了老百姓?問題出在哪裏?
根源就在於國家不統一:不管藍綠都在那為了自身的利益,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結果,遭罪的是臺灣人,犧牲的是臺灣軍人,受損的是臺灣當局形象和地位,佔便宜的只有"不懷好意的外國人。”
我們希望大陸能理解一些台灣人想成為國際組織一部分的想法,但我們也需要知道大陸十三億人對臺灣的想法。這就需要直接與中國大陸對話(一對一和非國際模式)。如果通過外國支撐(或明或暗)要挟大陸,這對臺灣傷害比什麼都大。
臺灣應該直接面對中國大陸面對面的政治談判,這是臺灣的最佳利益(不會被出賣)。臺灣任何人反對或阻擾面對面政治談判才是真正的賣台。兩岸不政治對談兩岸都是輸家。而臺灣是最大輸家。臺灣再繼續這樣拖耗下去,未來的國民兩黨只不過是個充當美國傀儡的走狗角色而已。聰明的臺灣人可以想想,誰不喜歡這樣兩岸政治對話呢?這樣政治對話對那些國家的利益有害嗎?
臺灣人民的命運從來不是由臺灣人自己決定!但是臺灣人民的幸福是可以由我們臺灣人自己來爭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