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這篇精彩的網路文章

  這篇是俄烏戰爭以來,看過最抓到癢處的網路評論文章。說實話,戰爭一開始,拜登的表現令人作嘔,說什麽美國絕不參戰,說什麽他會替烏克蘭禱告等等,急都急死了,還真是急驚風碰到慢郎中,等戰事展開一星期後,才知俄羅斯身陷泥沼,從此一路到今天,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不過爾爾。

快來看這篇精彩的網路文章。

  是什麼原因讓俄羅斯在戰爭一開始就處於劣勢,直到如今撤守烏東?是烏克蘭軍民的英勇善戰,或是因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領導有方?當然這些都是打勝戰的必備要素,但以俄羅斯軍力輾壓性的優勢,烏克蘭要抵擋還遠遠不夠,真正的關鍵在美國出了兵,有別於一般作戰部隊,美國派出的是神鬼奇兵。

  在多元化的現代戰爭中,出兵不意味著一定是以人的方式和敵人交火,無人機攻擊是一種方式,後勤支援武器裝備也是出兵的一種方式,美國雖未派軍人前往烏克蘭戰場,也沒有提供殺傷性武器裝備,然而美國採用的是沒有硝煙卻可以顛覆戰爭的新形態戰爭武器,那就是通訊科技,包括賴以溝通的網路平台,賴以計算的數位平台,在2月24日開戰的第一天就將俄羅斯打回石器時代。

  拜登在俄烏戰爭一開打時就宣布,不會派美國子弟到烏克蘭,不過事實上美國早已經出手,正確地說是美國國防部藉美國科技巨頭的手援助烏克蘭。我們檯面上看得到的是特斯拉、Space 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提供烏克蘭「星鏈」服務,免於讓烏克蘭軍隊和人民失去聯繫,讓烏克蘭能向全世界尋求幫助。根據微軟總公司和紐約時報報導,微軟早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就已派出高級工程師團隊前往烏克蘭備戰,反制舉世聞名的俄羅斯駭客部隊在烏克蘭政府系統布下的癱瘓,包括電力、通訊、軍事指揮及重大基礎建設木馬程式(Fox Blade)。

  他們不打草驚蛇做好系統備分,幫助檢測和防疫Fox Blade對烏克蘭造成的傷害,為烏克蘭政府建立了等同美軍作戰等級的防火牆系統。當2月24日俄羅斯發射導彈前數小時,以傳送指令的方式叫醒在烏克蘭政府系統中植入的木馬程式後不到片刻,在大西洋彼岸的微軟工程師們就接收到信號立即應戰,一直到今天微軟的防禦工作仍在進行當中。無論是烏克蘭總統的侃侃而談,乃至國防部到民間的網路都沒有斷過,這在大小城市因砲火滿目瘡痍的狀況下,是件匪夷所思的事。

  有了馬斯克的星鏈及微軟的作業系統防禦還不夠,還必須阻斷對手的相同功能,這時候就輪到Google的「神盾計畫」(訊息阻斷計畫)上場,阻絕俄羅斯的新聞網路於境外。因為Google的神盾計畫,俄烏戰爭成了澤倫斯基的個人秀,普丁則完全銷聲匿跡,成了能見度不對等的戰爭。

  Google又與智慧手機大廠蘋果聯手,開啟了非對稱作戰模式方案,針對性關閉從俄羅斯註冊的帳號航地圖,完全阻斷了這些帳號的道路、車流狀況訊息搜尋,只讓烏克蘭人民和軍隊單方面看得到俄羅斯坦克及運兵車的動態,輕鬆定位俄羅斯部隊動態,做有效埋伏打擊。美國的神鬼奇兵在國防部的新形態戰略資源整合方案起到關鍵性作用,不費一兵一卒幫助烏克蘭抵禦軍力排名世界第二的俄羅斯。

  美國以俄烏戰爭驗證了去中心化戰爭的新理念方式,證明了這是一國國防力量和未來戰場的重要組成,俄烏戰爭給全世界重新思考新形態戰力本質上了一堂課。

  古兵書《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沒有鑼鼓指揮,士兵在戰場上就相互聽不見;沒有旌旗指揮,士兵在戰場上就相互不看見。大國博弈就像一場政治大秀,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演技再好,他們的情報單位寫的劇本再好,沒有了科技鋪成的表演舞台,根本沒有展現的機會。

  倘若普丁事先知曉美國科技業為烏克蘭所做的一切,烏克蘭通訊指揮中心和防空系統並沒有如他們原先預期的癱瘓,還會按原定計畫發出特別軍事行動命令嗎?答案顯而易見。包括微軟、Google,美國科技公司的這些進攻,本來都是為了針對中國全球性擴張,對美國國家安全攻擊做最好的反制措施,普丁卻跳出來成為替死鬼,這恰恰給了習近平一個反思及重新部署武力攻台的機會,然而相對於台灣來說並不是件好事。

  微軟總裁在戰爭爆發後一星期說了這句話,「展望未來,數位技術顯然將在戰爭與和平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數位科技正是台灣的強項,台灣應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和敵人打不對稱戰爭,這比將有限軍費投入在不適用的武器上更加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