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走到石門水庫大壩頂,在壩頂另一端,第一次注意到上面斗大的字寫著「桃園大圳進水口」,右側落款時間是「民國五十三年六月」,落款人是「陳誠」。
陳誠是誰?
老一輩可能記得,年輕一代應該沒人知道。他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行政院長,石門水庫在民國四十四年開始規劃籌建,是國府遷台第一項最大規模的公共工程,陳誠擔任籌建會主任委員。
陳誠的後代子孫也都很傑出,包括前監察院長陳履安等,大家都耳熟能詳。
桃園今有「千塘之鄉」的美稱,和石門水庫息息相關,但這六十年前的重大工程,因不提,被淡漠,早已不復有人記得是誰、何時興建?
反觀執政黨,不斷強化日本時期日本人對台水利工程之貢獻,用斷代史跳過國民黨執政時期、像石門水庫之類在台的建設,久而久之,也不要怪年輕一代對國民黨沒有好感。
因為很多歷史早就被空白翻過!